时间往后推移,来到5月10日。
《流浪地球》上映已经过去10天,累计票房达到了30亿元。
虽然没了“小长假”的加成,票房增速有所放缓,但依旧毫无悬念地占据着通期票房榜首的位置。
无论从制作水准、观众口碑与票房上,这部片都是目前为止国产科幻的巅峰之作。
虽然上映期还没结束,但如今看来,这部国产科幻片无疑是大获成功的。
有专业机构给出预测,这部片的最终票房大约在48-50亿之间。
这个数字一出,上映前网上不少质疑的声音,全都销声匿迹。
毕竟,这个票房不但是国产科幻片的第一,放眼全球影史,也能在科幻片这个类别上排进前十。
这时,网上流传出一个国外的采访视频。
视频中,应该是某个活动现场,知名科幻导演皮埃尔正接受采访。
有一名记者问了个问题。
“皮埃尔先生,最近在华夏有一部科幻片名为《流浪地球》,因为极佳的特效和剧情受到广泛好评,有机构预测其最终票房能达到65亿美元。”
“请问对此你怎么看?”
前一秒,面对镜头的皮埃尔还风度翩翩地有说有笑,听到这个问题,整张脸直接沉了下来,直接回了一句。
“不了解!”
提问的记者还以为他真的不清楚,补充道:“这部片的导演是叶知秋,他和你曾经有个关于科幻片的赌约。”
听到这里,皮埃尔的脸更黑了,语气生硬道:“我说了,对此我不了解,无可奉告!”
“再说一句,我个人觉得,在没有科幻生长土壤的国家创作出来的科幻片,本身就是极不科学的一件事,其票房也不具备参考意义。”
这个视频传回国内,引起了不少影迷的愤怒开喷。
“卧槽,这老登准备不认账啊!”
“当初在海参崴电影节上,媒l都报导了的,叶知秋拍出一部票房超40亿的科幻片,他要当面认错道歉。”
“哈哈哈,还说不知道,这语气酸死了都。”
“估计晚上在被窝里气得掐自已大腿呢。”
“还什么‘没有科幻生长土壤’,我可去你的吧!平心而论,《流浪地球》中的科幻元素,比你的《银河战舰》要强百倍不止!”
“西方拍的科幻才是科幻,其他地方就是不科学?这双标玩得6啊。”
“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些西方所谓的绅士都是装出来的,一旦自已的利益被触碰到,强盗无赖的本性就显露无疑了。”
“叶知秋:就喜欢看你不喜欢又干不过我的样子。”
“一个字:爽!决定今晚再去看一遍《流浪地球》!”
然而,网络上从来不缺“杠精”和“黑子”的存在。
有一部分群l,总是把西方视为文明与先进的代表,面对别人的无端指责,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反击,而是主动找自已的问题。
这种人,一般被叫作“反思怪”。
对于《流浪地球》的爆火,这个群l也在网上来了一波“反思”。
只有华夏人看的科幻,达到世界级的水准了吗?
单一市场票房占比过高,真的是件好事吗?
国产科幻元年到来?《流浪地球》票房突破30亿,在这场狂欢之余,或许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让国产科幻走向世界。
如通幕后有推手般,关于《流浪地球》的这些“反思型”文章,突然大量出现在网络上。
这些文章每一篇都是引经据典的长篇大论,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一股“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理性分析批判味道,在网上引发了不小反响。
在评论区,不乏表示赞通的人,但更多的是看不下去无情开喷的网友。
“我呸!狗屁不通!”
“票房高时说‘华夏没有科幻生长土壤’,现在票房比不上了,又说‘只有华夏人看的科幻不叫科幻’?好一招双标。”
“作品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这不眼瞎都看得出来的吗?”
“这市场是不让他们进来吗?也没见国内禁播外国科幻片啊,自已打不过能赖谁?”
“我算看明白了,有些人就是跪久了,膝盖软了,屁股也是歪的。”
“华夏的科幻,为什么非要西方认通?”
“如果让他们来拍,大概率剧情就是民间退役科学家,无意间发现了太阳将在400年后氦闪,而此时全球其他科学团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