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的马匹质量不错,大宋每年都要从那边买马,遇到吐蕃进贡马匹,朝廷也会按照差不多的价格进行回赐铜钱,回赐铜钱有时候比买的还贵。
据说大宋每年从吐蕃买的马都在一万匹以上,按照市价大约是五十万贯,不过大部分时候都超过五十万。
白玉堂嗤笑一声,“懂,面子最大。”
比起一分价钱一分货的买卖,朝廷大概觉得吐蕃进贡马匹更有面子,所以走的是吐蕃进贡马匹而朝廷回赐铜钱的路子。
吐蕃人又不傻,只要不在乎什麽面子不面子的,进贡比直接卖拿到的钱更多肯定是进贡啊。
唉,他们大宋怎麽那麽多冤大头?
苏景殊幽幽开口,“五爷还忘了朝廷每年的赏赐给番邦的铜钱。”
天大地大面子最大,周边的番邦小国隔三差五会派使臣到京城朝贡,隔壁辽国更是年年派使臣南下,朝廷对这些来访的使臣非常大方,就算是辽使都能动辄赏赐上万贯。
对辽国都能这麽大方,对吐蕃那些态度比较好的藩国更是大方,每次的赏赐除了盐、金银、布匹最多的还是铜钱,同样是动不动就成千上万贯,说他们是冤大头一点也不亏。
幸好前些年缴纳岁币时用的是银和绢,要是用铜钱来花钱买平安,别说每年铸三百万贯,就是三千万贯都不一定能够花。
吐蕃进贡马匹大宋回赐铜钱,大理进贡花椒、盐、马大宋回赐铜钱。
大食国进贡乳香大宋回赐铜钱,爪哇国进贡胡椒大宋回赐铜钱。
回赐铜钱回赐铜钱回赐铜钱,大宋的铜矿是无底洞啊天天回赐铜钱?
苏景殊心里骂骂咧咧,面上还能勉强维持淡定,让沈仲元不用管他们继续往下说。
沈仲元慎重的点点头,斟酌着词句继续讲大宋和其他地方的交易。
说完西夏辽国吐蕃,周边还有高丽和交趾,这两个地方也都非常喜欢大宋的铜钱。
大宋刚建国时高丽就遣使朝贡,和吐蕃大理那边差不多,高丽进贡土特産物品大宋回赐铜钱。
高丽自己是有铜矿的,但是他们和契丹党项一样并不知道怎麽铸造钱币,日常交易也是用以物易物,偶尔见到铜钱也之死被当地人当个稀罕玩意做个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