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o章(2 / 2)

觉自己背上冷冰冰、湿腻腻俱是冷汗,两手手心也全是汗水。他出御幄时,帘子揭起又放下,带进一阵风,风里血腥气极重,中人欲呕。谢兰修突然一阵难受,忍不住就恶心呕吐了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1)滑台(今河南滑县东)、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洛阳(今属河南)、金墉(今河南洛阳东北)。

下面将会简单写到刘义隆第一次北伐,不过时间应为元嘉七年,而鄙文中还在元嘉六年;北伐凭恃是太武伐柔然,但为了简略些,就省掉了,改作太武伐夏之后。为了鄙文不再啰嗦些大家不爱看的内容,一定俭省文字,有兴趣的可以留言交流。

另外作者其实地理渣,但感觉要理解历史上的那些军事故事,地缘简直是利器,正在苦修中。

☆、唱筹量沙

不过谢兰修这番话,确实善莫大焉。拓跋焘下令停止杀戮,饶恕了剩下的宋兵。垂死而生的宋兵中,颇有些目见杀戮而终于劫后余生的,畏死之心极重,为换得平安,向拓跋焘汇报了檀道济所带的宋军的军情。

得到情报的拓跋焘,立刻命令两支轻骑兵,向檀道济的前后两翼发起突袭,虽未直接攻打到檀道济,但是一把大火把檀道济带来的辎重和粮草都烧光了。

檀道济去国万里,而粮草不足,这是用兵的大忌!这下宋军士气大减而魏军士气大增。檀道济再有帅才,毕竟也是人而不是神,无法做出无米之炊来,无奈之下带着原来驻守四镇的残兵,引大军而退,以保全宋军的精锐实力。

但是拓跋焘的人马很快把他做三面包抄之势。饿着肚子的宋军惶恐异常,深恐覆没的命运在所不免。

拓跋焘终于又露笑容,这日竟然把崔浩带到御幄之中,隔着纱帘对谢兰修道:“谢椒房一语千金,帮了朕的大忙。你二人都是朕可以倚重的谋士!如今檀道济插翅也难飞了,但他倒还从容,不知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谢兰修在暗处,看见一名个子矮小的男子跪坐在茵褥上,和拓跋焘一比,他既矮又小,肤色洁白,五官却生得不算好看,只是面带淡笑,神色笃定从容,一眼看去就是明慧之色。谢兰修知道崔浩乃是北方士族——清河崔氏中拔尖儿的人才,就和父亲曾是陈郡谢氏拔尖儿的人才一样,自然不敢小觑他,在帘子里屈了屈膝,向崔浩问了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