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无路的元子攸决定放手一搏!】
【他效仿魏帝曹髦,亲手刺杀了尔朱荣!】
元子攸:“吾宁为高贵乡公(曹髦)死,不为常道乡公(曹奂)生。”
曹髦苦笑道:“你成功了,比我强多了!”
评论区
“要九锡就是要篡位,这已经成为共识了。”
“元子攸虽然受制于权臣,但他依旧在努力争取自己的权利,勤于政事,兢兢业业,为百姓申理冤屈,赈济灾民,选贤任能,致力于恢复国家秩序。”
“元子攸的皇后是尔朱荣的女儿,尔朱荣计划皇后生下孩子就除掉元子攸,立自己的外孙为帝。元子攸利用了尔朱荣这一心理,告诉他皇后产子,尔朱荣立刻进宫,不加防备之下被元子攸亲手刺杀!”
“但北魏早已风雨飘摇,元子攸无力回天了……”
那些崇尚儒学的朝代无不心神俱颤:没想到做皇帝还得有一手好武艺!
不过,需要皇帝亲自上阵的时候,这个国家也该完了。
【尔朱荣势力强大,根深蒂固,元子攸必须面对尔朱荣部下的反扑。不久之后,元子攸被尔朱兆掳到晋阳缢死,他的自救行动彻底失败,北魏也走上了末路……】
曹髦:若是我杀了司马昭,也会被司马氏的拥趸诛杀吗?
元子攸:唯愿来生不再生于帝王家……
【尔朱荣被杀后,不可一世的尔朱家族失去了最大的依仗,不到两年便衰败了下去。】
【公元532年,早已背叛尔朱荣的高欢击败尔朱氏余党,成为北魏权臣,立平阳王元修为帝。】
【高欢是六镇军户出身,早年参加了六镇起义,后来背叛起义军投靠尔朱荣,成为尔朱荣的亲信,在尔朱荣倒行逆施的过程中都有高欢的身影。】
评论区
“高欢是个鲜卑化的汉人,他从血统上算是汉人,但他自幼在六镇长大,身边都是鲜卑人,他的形式做派都是鲜卑人的作风。”
“他娶了鲜卑人娄昭君,用她的陪嫁作为资本,与人结交。”
“尔朱荣死后,高欢收编六镇军民,镇压农民起义,逐渐崛起为新的地方实权派。”
【高欢自领大丞相、渤海王,掌握朝政大权。但他比较注重自己的名声,对皇帝元修较为宽容,让元修拥有了自己的势力,这使得高欢与元修的矛盾日益激化。】
【公元524年,不远做傀儡皇帝的元修与高欢彻底决裂,前往关中依附关陇军阀宇文泰。】
评论区
“依附高欢和依附宇文泰有什么区别吗(`′)=3”
“大概是宇文泰举着诛杀高欢的旗号吧。”
“高欢还给元修保留了一些皇帝的体面,宇文泰直接弑杀了元修……”
【北魏一分为二,高欢拥立元建善为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雍州刺史宇文泰拥立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史称西魏。】
评论区
“高欢本想拥立清河王元亶为帝,但他显然脑子不好使,还没有继位就摆起了皇帝架子,刚愎自用,唯我独尊。当时朝政大权都在高欢手里,他可忍受不了元亶的嚣张,直接把他赶下台,立他儿子为帝。”
“高欢迁都的时候,把洛阳的皇宫都拆了,建筑材料都运到了邺城。”
“这是就没打算打回来呀……”
“东魏与西魏多次交战,输多赢少,高欢恃众轻敌,在潼关之战、沙苑之战中败北。直到543年,发动的河桥之战、邙山之战,才取得了胜利。”
“546年,高欢率军围攻玉壁,遇到西魏名将韦孝宽的顽强抵抗,作战不力,忧愤成疾,很快就病死了。”
“西魏朝政被权臣宇文泰控制,他任用苏绰等人进行改革,社会较为安定,国力日趋强盛,经济也逐渐恢复。”
“宇文泰在三次战役中大败东魏大军,奠定北周统一中国北方和隋朝统一中国的基础。”
……
【公元550年,高欢次子高洋废帝自立,建立北齐。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觉自立为帝,建国北周,北魏彻底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