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11章(2 / 2)

些心疼之意。

他将目光看向群臣,却发现,绝大多数臣子都是一副期待的神色,只有少数面露纠结,却没有一个人为李建成说一句话。

李渊一颗心彻底沉了下去。

他挥挥手,无奈道,“朕准了,其余事项,天幕结束后再议……”

【当然,些许瑕疵并不影响贞观之治的伟大,也不影响唐太宗在历史上的地位!】

【唐太宗不仅是唐朝的白月光,也是后世所有王朝的心之所向。】

【而贞观之治之所以没有如开皇之治一般昙花一现,便在于李世民的继承者完美的继承并发扬了贞观朝的各项制度!】

【在这里我们先卖个关子,从失败者开始讲起。】

李承乾眼眶微红,他才刚满十岁,还是个孩子,为什么要让他知道自己此后一辈子的事!

李世民叹了口气,将儿子拉到自己身边,他与长孙皇后一人一边牵着李承乾的手,给他最大的支持。

长孙皇后:“高明,不要失落,天幕的出现,就是用来纠正错误的,你年纪还小,一定能比历史上的自己做的更好。”

李承乾看着地面,轻轻地点了点头。

天幕不知平行时空下观众的想法,冷血无情地“剧透”着历史。

【同为千古一帝的儿子,李承乾与扶苏、刘据堪称同病相怜!】

此言一出,不少人都破防了。

扶苏再次为自己曾经的单纯捂脸,刘据也在父母舅舅的教导下,知道了自己的未来。他们为千百年后的这个后辈献上自己的祝福:终于不是我一个人被后人惋惜了,真好!

他们宁愿被后人批评、称赞,也不愿得到同情、惋惜。

因为那是对弱者的怜悯,是无能的表现!

评论区

“父亲的成就太高,他们的孩子承受的压力也最大。但是古代没有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对孩子的教育都是一味的严苛,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严父慈母……根本不管孩子能不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什么是教育学,什么是儿童心理学?

他们自幼都是这样长大的,为什么他们的儿子做不到!

为什么不想想,五千年历史中,也就出了这三位千古一帝……

第292章 贞观之治

【武德二年,秦王妃长孙氏为李世民诞下嫡长子,因为他出生于太极宫承乾殿,故取名为李承乾,字高明。】

李渊忽然想起往事,当年还是他亲自给孙子取的名字,寓意便是“承继皇业,总领乾坤”!

那时的他是怎么想的,现在已经不记得了……

【武德三年,李承乾被封为恒山王,武德七年,封为中山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后,将陆德明与孔颖达任命为秦王府十八学士,教导李承乾儒家经典。】

评论区

“这两位可不简单。”

“陆德明,历仕南陈、隋朝、唐朝,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训诂学家,有代表著作《周易注》。”

“他做过南陈末帝陈叔宝的太子师,陈朝灭亡后,他归隐故里。隋炀帝时,担任秘书学士,国子助教,唐朝建立后,任国子博士,负责教导李承乾。”

“孔颖达是孔子的第三十二代孙,唐初经学家、大儒、易学家。他协助魏征编撰《隋史》,还与颜师古等大儒一起编撰《五经正义》,对儒家经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抚须微笑,太不容易了,自家后代终于有一个成器的了!

“此外,他一直都是太子李承乾的老师。”

“他虽然是个大学者,但却不是一个好老师。”

“李承乾有那个结局不能说与他全无关系……”

孔颖达瞠目结舌,“这这这……”

天幕此言何意啊,为何说太子的结局与他有关。

他都能感受到上首陛下和娘娘锐利的目光,如同利剑一般刺穿了他单薄的身体!

老夫冤枉啊!

【李世民继位之后,年仅八岁的李承乾被封为太子,史书记载,李承乾早闻睿哲,幼观《诗》、《礼》,丰姿峻嶷,仁孝纯深,深得太宗陛下的喜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