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66章(2 / 2)

……

【在李克用等人的攻势下,黄巢带着十五万兵马撤出长安,扬言要去扬州,实则逃亡商山。他们沿途抛弃了随身携带的黄金珠宝,唐军为了争夺宝物竟然无心追赶,让黄巢剩下的军队顺利撤退。】

【此时恰逢中原地区大饥荒,很多人倚墙而死,为了提供全军的粮食,黄巢以人肉充饥,在围攻陈州的一年时间内,吃了数十万人。】

评论区

“包围陈州期间,黄巢的大军已经走上了末路,他们居然以人为食,用机械化的方式将活人粉碎,供应军队。”

“黄巢做了一百多个大石碓,将人的皮骨磨碎充作食物。数百巨锤,同时开工,成为供应军粮的人肉作坊,无论男女老幼,悉数纳入巨舂,被称之为捣磨寨。”

“他把陈州附近的百姓都吃了,还不够,便纵兵掳掠,周围数十州都被他荼毒。”

“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食人记录!”

“黄巢本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本该成为百姓的保护神,却向普通百姓举齐了屠刀,背弃了自己的基本盘。”

“敲骨吸髓就是用来形容他的。”

“黄巢已经预感到了自己的败亡,既然注定失败,还有什么事是不敢做的。”

“纵然后世的史书有夸大的成分,有抹黑农民军的成分,但黄巢吃人的行径是不争的事实。”

“这是毫无人性的大屠杀!”

……

【朱温早年追随黄巢,征战岭南等地。黄巢称帝后,朱温在关中与唐军交战,战败投降唐朝,赐名朱全忠。】

【李克用是沙陀人,骁勇善战,善于骑射,早年随父出征,便有飞虎子的称号。黄巢起义后,李克用带着沙陀军南下镇压黄巢。】

【他们都是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崛起的新势力!】

评论区

“朱温大败黄巢于河南,黄巢的部下都投降了朱温,黄巢带着残部向东北逃亡,又在封丘遇到李克用。”

“恰逢大雨滂沱,雷雨交加,河流暴涨,黄巢的军营都被大水冲垮。黄巢带着近千士兵奔赴兖州,李克用昼夜追赶,直到粮草用尽都没有追到黄巢,只能退兵。”

【在各节度使的夹击下,黄巢损兵折将退入泰山,他的外甥林言斩了黄巢等兄弟七人,准备带着他们的首级送往徐州,还不曾出发便被太原博野军截杀。】

【一代枭雄黄巢,就此殒命!】

评论区

“很多人不相信黄巢就这么简单的死了,还是死在自己外甥的手里。”

“《新唐书》记载,黄巢无计可施,走投无路,决定牺牲自己,成全外甥,林言不忍下手,黄巢引剑自刎而死。”

“还有传言说,黄巢并没有死,林言带着的根本不是他的首级。他死里逃生后,投身佛门,做了一个僧侣。后人有诗云:三十年前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问,独倚危栏看落晖。”

“不论他的下场如何,黄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

【唐末农民起义从公元859年的浙东裘甫起义开始,到公元884年黄巢起义的失败结束,历时25年。】

【黄巢带领的起义军流动作战,两次度过黄河,四次度过长江,前后辗转十二省,往返15000余里,沉重打击了封建地方阶级,瓦解了唐朝的统治,使唐王朝名存实亡!】

刘邦瑶瑶头:“虽有六十万大军,却没有提供粮草兵员的后方,力量不能集中,粮草给养就困难了。”

萧何是怎么成就大汉开国第一功臣的?

当然是他安定后方,为前线提供军队粮草的功劳!

李世民沉痛道:“朕的大唐何时成了筛子,任由他人来去自如。”

年轻的李隆基反思道:“节度使只顾自身安危,自然无法形成有效的防御。”真正的精兵还是要掌握在皇帝手中!

【王仙芝与黄巢,先后分别以“天补平均大将军”、“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作为称号,“平均”“均平”的理念在这场起义中深入人心。黄巢也确实提出并实践了“均平”的口号,这是其值得肯定的历史进步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