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8o章(2 / 2)

了这首诗,便问询身边的大臣李峤,李峤心生邪念,当即回答是自己的好友朱佐日所写。】

【朱佐日得到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丰厚赏赐,而真正的作者王之涣却无人问津。】

【后人为他打抱不平,便编撰了一个王之涣、高适、王昌龄在酒楼打赌赛诗的故事,还让王之涣拔得头筹。这就是有名的“旗亭画壁”,到了元代还被编成了杂剧上演。】

【话说有一天,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位诗人一起在酒楼饮酒,忽见梨园官吏带着数十位弟子登楼宴饮,三人当即回避,躲在黑暗的小角落,看他们表演节目。】

【梨园女子演唱的都是当时有名的曲子,王昌龄三人便打了个赌,看看他们三人谁的诗入选歌词最多,谁便能拔得头筹。】

【一个歌女最先唱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高兴的在墙壁上画了一道。】

【第二个歌女唱的是“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这是高适的一首绝句。】

【第三个歌女唱到:“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还是王昌龄的绝句。】

【三人中,王之涣年纪最长,成名最久,他的诗却没有被传唱开来,不免有些面色难看。】

【他不服气道:这三个歌女都不出名,唱的自然也是些‘巴人下里’之类不入流的歌曲,那些‘阳春白雪’之类的高雅之曲,哪是她们唱得了的呢。说罢,指着其中最漂亮的一位歌女道:“若是她唱的不是我的诗,我便再也不与你们比诗了。如果果然是我的诗,你们就拜在座前,奉我为师吧!”】

【三人一边说笑,一边等待,等到最漂亮的歌女登台唱曲——“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正是王之涣的《凉州词》,王之涣当即得意道:“怎么样,你们两个土包子,我说的没错吧。”】

……

【这个故事虽是后人编撰的,但《凉州词》在当时确实已成为人人传唱的经典,被誉为“传乎乐章,布在人口”,是“唐音”的典型代表!】

【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与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正好相反,却展现了一种静态之美。】

【远处的白云与近处的孤城形成鲜明对比,孤城中必然有戍守边疆的征夫,暗暗引出下一句征夫的心理描写。】

王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羌笛吹奏的是《折杨柳》曲调,唐朝有折杨柳相送的习俗,听到这样的曲子,自然会触动征夫的离愁别绪。】

【可惜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想要折柳相送都做不到……】

班超:“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

【王之涣的《凉州词》虽隐含着思念家乡的离愁别绪,写得悲壮苍凉,却丝毫没有颓唐的气息,而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

【与中唐之后的边塞诗形成了鲜明对比,比如张乔的《河湟旧卒》:“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而这正是恢弘的盛唐气象与中晚唐的不同之处!】

【天宝元年,王之涣在友人的劝说下,再次进入官场,做了一个文安县尉。他处世清白,理政公平,深受百姓的爱戴,最后死于文安任上,终年五十五岁。】

【王之涣的传世作品很少,《全唐诗》中仅有他的六首诗。不过,就凭着《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便给王之涣赢得了百世流芳的诗坛地位!】

王之涣:既然后人如此喜爱诗词,吾还是将自己的诗文整理一番,编纂成集吧!

后世学子:……

【盛唐的边塞诗是一大流派,除了上述四位最有名的诗人,还有很多诗人,有名作传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