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o7章(2 / 2)

【诗人想起自己的仕宦生涯,不由得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诗人隐藏在心中,被贬谪的痛苦,终于能够抒发出来。】

【这里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一点能够解闷的东西都没有。唯一能听到的山歌与村笛,也是“呕哑嘲哳难为听。”】

【诗人在政治上饱受打击,却无人倾诉,千里马终究等不到自己的伯乐,这份苦闷岂不就如同这个嫁给商人的歌女,无人理解,无人赏识。】

【诗人是以一个平等真诚的朋友,一个患难知音的身份,与琵琶女相交的,这份尊重在士大夫阶层是很少见的。】

白居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将自己感受到的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这些积蓄在心中的感受,都一起倾注于诗中。】

【这首诗也就成为了白居易的代表作,“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在当时已经传唱天下!】

【元稹与白居易被贬之地一南一北,相距甚远,难得一见,于是两人只能在梦里相会。他们互相赠送的诗歌,早已传遍天下,就连身处皇宫的唐宪宗都听说了他们深厚的友情。】

评论区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白居易”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

“他们的感情好好啊,也不怪后人都磕他们的cp。”

……

白居易瞪大眼睛:“cp?若是我没有记错,这似乎不是什么好词吧!”

元稹噗呲一笑:“后人编排我们也是因为喜欢啊,很多人想被后人记住都求而不得呢。”

白居易:“你有那么多风流韵事,自然不用在意,我却与你不同……”

【此后几年,元稹的好友崔群、李夷简、裴度相继为相,他们上台后没有忘记被远谪他乡的小伙伴,元稹终于提拔。】

【元和十三年,元稹代理通州刺史,同年,转虢州长史。】

通州在四川,虢州在河南,元稹终于回到了京城附近繁华之地。

【白居易也被提拔为忠州刺史(今重庆市),赴任途中,与元稹相遇于黄牛峡。】

【在忠州任职的时间,白居易在忠州城东的山坡上种花,并命名此地为“东坡”。后来苏轼仰慕白居易,在自己被贬谪的黄州也开垦了一片土地,名为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元和十四年冬(819年),唐宪宗召元稹回京。因其才学出众,得到宰相令狐楚、荆南监军崔潭峻等人的赏识,把他当做了“今代之鲍(鲍照)、谢(谢灵运)也”。于是,宫人争相与其结交,称其为“元才子”。元稹被授予中书舍人、翰林承旨学士等官职。】

【元和十五年(820年),宪宗去世,唐穆宗即位,因宰相段文昌的推荐,元稹被授予祠部郎中、知制诰。唐穆宗做太子的时候就很喜欢元稹的诗歌,因此特别器重他,经常召见他闲谈国事,元稹一身抱负终于遇到了自己的伯乐!】

【在迅速升迁的同时,元稹陷入了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漩涡。当时朝堂之上牛李党争已经愈演愈烈,令狐楚是牛党的人,元稹能够重新启用少不了牛党与宦官集团的相助,但元稹却偏向李党……】

【白居易能够远离朝堂,在地方为官,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

想到天幕曾说过的党争,白居易不由得为好友捏了一把汗:“微之啊,你怎么就掺和到这种事情里了!”

年轻的元稹跃跃欲试:“不去试试怎知结果,在朝堂之上才能改变天下大势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