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11章(2 / 2)

体。】

【因此晚唐的诗歌再不见盛唐的豪放淡然,百花齐放,也没有中唐的借古讽今,劝谏时弊,只剩下诗人们怀古伤今,在朝代更迭的历史潮流中感伤自身,与无可奈何无能为力……】

李群玉:“多少关心事,书灰到夜深。(《火炉前坐》)”

许浑:“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西楼晚眺》)”

……

【李商隐和杜牧是晚唐诗人中的佼佼者,杜牧的诗清新明丽,广为人知。李商隐则擅长以历史题材来讽谕现实,他们被合称为“小李杜”。】

【杜牧比李商隐年长十岁,他出生于公元80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这一年,韩愈因为上奏《论天旱人饥状》,弹劾京兆尹李实,被贬为阳山县令。两年之后,德宗病逝,顺宗即位,拉开了轰轰烈烈却极为短暂的永贞革新。】

【当然,这些与杜牧都没有关系,他的祖父淮南节度使杜佑在这一年升任宰相,杜牧一出生就在罗马!】

【杜牧在家中排行十三,人称“杜十三”,他的十六世祖杜预是晋朝的镇南大将军,杜甫与杜牧的祖宗分别是杜预的三子、四子。】

杜甫:“居然还有这样的渊源……”

【与很多天才一样,杜牧也在很小的时候就崭露头角,十几岁的时候,正值唐宪宗立志讨伐藩镇,他在读书之余便研究《孙子兵法》,为曹操定下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做了注解,还写下了《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文,论当代兵事。】

【杜牧并不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之人,会昌三年(843年),昭义军叛乱,杜牧提出自己的平叛策略,上书宰相李德裕,被李德裕采用,并大获成功!】

【20岁的杜牧开始专门研究治乱之道和军事,23岁那年,他写下了《阿房宫赋》!】

【此时正值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上一个皇帝穆总李恒沉迷声色以致丧命,接替他的唐敬宗更加荒唐,大兴土木,修建宫室,不听劝谏,巡幸骊山,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还沉迷于蹴鞠和猎狐狸,总之就是不理朝政。】

【杜牧看到朝廷政治腐败,民间哀嚎遍野,藩镇跋扈。吐蕃、南诏、回鹘等国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边缘!】

【杜牧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富民强兵。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杜牧痛心疾首之下写下了这篇赋。】

扶苏:“不会还要讲一遍这篇文章吧!”

大秦的文武群臣都已经对此文倒背如流了!

汉武帝:“真论起来,不知是秦皇难堪,还是唐皇无地自容!”

反正他可以看笑话了……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借秦朝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警醒劝谏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这是一个中国传统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可惜,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评论区

“杜甫写下这篇文章后,得到当时的太学博士吴武陵的赏识,他对负责科举考试的崔郾力荐杜牧,《阿房宫赋》一拿出来,就折服了这位主考官。吴武陵趁热打铁,要求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将杜牧评为状元,崔郾却无奈的说:状元已经被内定了!”

“最后,两人一合计,退而求其次,给杜牧定下了第五名的成绩。”

“随即,崔郾便从其他途径得知,杜牧虽然有才,但品行不端,不拘小节,喜欢风花雪月,出入烟花场所,朋友都劝他不要因此人坏了自己的名声。崔郾却为难的说:我已经答应了他,就算杜牧是个屠夫、小贩,这个名次也不能更改了。”

这下,唐朝的皇帝更尴尬了。

魏征:“科举已经成为一项交易,再次被世家大族、权贵豪强把持,人才选拔如同儿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