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承诺。】
评论区
“可惜,李从厚的软弱反倒纵容了禁军的贪欲,他们不仅不感激皇帝的恩德,反而更加骄纵,行军途中肆无忌惮,扬言到了凤翔再领一份赏赐。”
蒙恬:“这还算朝廷将士吗!”
卫青:“分明是一群匪徒!”
李世民:“安史之乱后,藩镇习惯了以武力夺取利益,他们的道德观念已经很单薄了。”
李靖:“若是没有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压服士兵,这样的改朝换代是不会结束的。”
李靖猜测的没错,宋太祖赵匡胤就是以武力得到将士的拥护!
可惜,后继无人……
第397章 五代十国
【朝廷大军之所以投降李从珂,自然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赏钱,李从珂满口答应,又给他们每人增加了一百贯的奖赏。高额赏赐赢得了军心,手下将士拼死卖命,最终将他拱上了皇位。】
【李从珂以为只要他占据洛阳,多少赏钱都能拿得出来。但等他称帝之后,才惊恐的发现李从厚已经提前透支了国库,朝廷早就没钱了。原本答应的赏赐只兑现了不到十分之一,将士们对此失望不已……】
【军心浮动,动乱将起,为了安抚将士,李从珂下令搜刮盘剥百姓,在京城居住的文武百官也没有幸免,他还变卖了后宫太后、太妃们的簪环、服饰,刮地三尺,却依旧筹不够赏钱。】
【然而,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无数百姓在暴政之下被逼自杀,而贪得无厌的士兵依旧不满意,他们编造歌谣说:“除去菩萨,扶立生铁。”闵帝李从厚仁慈软弱如菩萨,末帝李从珂严厉坚强如生铁,他们大概是后悔投降新帝了……】
【可以说,李从珂登上皇位后,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自毁根基!】
评论区
“李从珂打仗勇猛,但是治国无能。”
“不仅搜刮民财,还纵容部下将士为非作歹,完全没有法度。”
“他任用的宰相也都是没有能力的庸才,导致朝政日益败坏!”
……
【在此期间,李从珂与石敬瑭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他们原本都是李嗣源的手下大将,都是以勇武著称,为了争夺更大的功劳,本就互相看不顺眼。】
李从珂:“天幕此言差矣,石郎于朕乃是至亲,有什么可忌惮的!”
石敬瑭:“呵,本将功劳远胜于你,为何要纡尊降贵,奉你为主,你又不是岳父的亲生子!”
【石敬瑭是沙陀人,从小就沉默寡言,喜欢读兵书,他最崇拜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和汉朝名将周亚夫。因为善于骑射,骁勇善战,被李嗣源视为心腹,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此后,石敬瑭跟随李嗣源转战各地,多次在战场上救援李存勖和李嗣源,成为军中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扬名天下!】
【魏州之乱时,也是石敬瑭最先看清天下局势,一力劝谏李嗣源称帝。石敬瑭还率军抢先占据汴州,奠定了李嗣源的基业。】
【石敬瑭也因此加封光禄大夫、检校司徒,陕州保义军节度使,还赐号“竭忠建策兴复功臣”,进爵开国公!】
【此后,石敬瑭平定汴州节度使朱守殷叛乱,东川节度使董璋的叛乱,被封为河东(今山西)节度使,为后唐镇守北方边关,抵御突厥、契丹、吐谷浑犯边。河东本是后唐的龙兴之地,经过数年经营,石敬瑭成功掌握了此地的军政大权!】
【李从珂起兵叛乱时,石敬瑭也带着大军蠢蠢欲动,只因晚了一步,皇位就被自己的老对手抢走了。】
【登基称帝的李从珂将石敬瑭当做最大的威胁,想尽办法要将他调离河东这块根据地!】
评论区
“石敬瑭入京参加李嗣源的葬礼,为了打消李从珂的怀疑,不敢回去就藩,整日愁眉不展,忧思成疾,瘦的只剩下了皮包骨头。还是公主向太后求情,李从珂才把他们放了回去。谁知这一去,便是纵虎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