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脑后。”
“被迫撤退的路上,耶律德光才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各地搜刮百姓钱财,是第一失;让契丹士兵打谷草扰民,是第二失;没有早点遣返节度使去治理各镇,是第三失。”
“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
【辽军北归途中,大肆破坏河北诸镇,掠夺大量人口和马匹,对中原之地的经济和文化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还没有回到南京幽州,耶律德光便身染急病,高烧不退,在栾城杀胡林去世,年四十六岁,庙号太宗。】
耶律德光惊呼:“朕就这么简单就死了!”
朕还有那么多事情没有做,怎么能死的这么潦草!
他死后,母亲定会让三弟耶律李胡继位,可是李胡的秉性怎能成为一国之君!
【耶律德光被称为契丹最有能力的三位帝王之一,他最突出的武功便是奠定了辽朝的版图。】
【在文治方面,最主要的功绩则是引进汉法,改革吏治,全面推行“因俗而治”的方针,确立了辽朝“南北兼制”的政治体制!】
【他不但全部保留了幽云地区的原有制度,还把一批契丹官名改为汉名,并按照汉族的惯例增设新职。】
【调整后的辽朝中央政府,形成北面官和南面官两个平行的行政机构,北面官“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负责管理契丹及北方游牧民族的军政事务。南面官“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负责管理汉人、渤海人等农业人口的军政事务。】
【在地方上也实行部族制和州县制并存的制度,契丹族和其他北方游牧民族实行部族制,汉人和渤海人地区实行州县制,采取“蕃不制汉、汉不治番、蕃汉不同治”的统治政策。】
评论区
“这不就是一国两制吗!”
“太先进了吧!”
“我们现在还在用着呢……”
天幕下的观众:“还能这样!”
耶律德光:抄自己的作业就是爽!
【在辽朝开国两位帝王的相继努力下,契丹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官制。】
【因为疆域辽阔,各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关系复杂,耶律德光首创“分京而治”的制度,契丹有五个京都,就将全国分为五道,分别治理不同的民族。】
【这一制度后来还被金朝所继承。】
耶律德光:“这个金定是灭亡朕的大辽之人!”
元
忽必烈也在惊呼:“还能这样!”
辽国是被金国和北宋灭的,后来金国与南宋又相继被元朝所灭,大蒙古国的勇士是不屑于向失败者学习的。
他任用的汉臣也不会主动向“蛮夷”学习。
所以,元朝的民族制度极其简单粗暴,蛮横的将人分为四个等级,只会压迫剥削,远不如辽朝先进。
【为了推行自己的政策,耶律德光重用汉臣,借助汉朝士大夫的经验推行汉法,治理国家。】
【为了从汉人中选拔更多人才,辽国开始实行科举制,吸引汉族知识分子为辽朝效力。】
评论区
“可惜辽太宗死后,契丹权贵忙于政治斗争,直到辽景宗时期,才重开科举。辽圣宗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开科取士,科举制成为一项制度被保留了下来。”
【辽太宗还推行农牧并重的政策,畜牧业的发展保证了契丹族和游牧民族的衣食供给,又为辽朝保持一支强大的骑兵提供了物质保证。】
【农业的发展,为辽朝提供了必须的粮食、农产品和大量赋税收入。农业和畜牧业的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成为辽朝强大的物质基础!】
忽必烈询问宰相脱脱:“卿负责编撰《辽史》,辽朝的政治制度当真如此吗?”
脱脱:“臣等刚开始整理史料,尚未开始编撰,不过据臣所知,天幕所言句句属实。”
忽必烈沉思片刻后,突然道:“停下《宋史》、《金史》,先修辽史!朕想要知道辽朝是如何以草原民族统治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