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史书的观众都明白这两个人是谁。
王导是在西晋灭亡后,一手建立东晋的开国功臣,位高权重,历仕三朝,为东晋中兴名臣之最。
晋明帝驾崩后,幼主司马衍(晋成帝)继位,王导与外戚庾亮等人共同辅政,庾亮很快就凭借国舅的身份和太后的权势一家独大。
庾亮准备下诏召历阳内史苏峻入京,王导等人纷纷力阻,庾亮一概不听,一意孤行征召苏峻入朝,引发了“苏峻之乱”。
“苏峻之乱”平定后,王导驳斥众人企图迁都的念头,稳定了局势。
陈寅恪称赞他:“笼络江东士族,统一内部,结合南人北人两种实力以抵抗外侮,民族因得以独立,文化因得以续延”,堪称奠定东晋立国基础的“社稷之臣”!
而刘琨出身大族中山刘氏,与祖逖为友,枕戈待旦,闻鸡起舞,志意雄豪。他以忠勇著称,曾在北方抗击少数民族入侵。
【李清照通过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英勇精神的向往,也体现了李清照作为一位女词人的爱国情怀和高尚情操!】
第456章 千古才女1
【李清照头铁地怼天怼地,不畏惧任何权贵,即便是当朝皇帝也照怼不误,对于无法忍受的事情必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当时,在金人的扶持下,刘豫在北方建立了伪齐政权。李清照便写诗斥责:“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伪楚、伪齐就像是夹在东西两汉之间的新朝一样,是一个无用的、多余的存在。直到如今,人们赞美的依旧是嵇康对不合法政权的不屑与批判。
嵇康的朋友山涛在投靠司马氏后,曾举荐嵇康接替自己的官职,但嵇康拒绝并与之绝交,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直至死亡也不曾改变。
……
上官婉儿:“国家不幸诗家幸,不得不说,国破家亡的经历,淬炼了李清照的才华,她的诗词已经完全超脱出了闺阁,放眼天下,纵观古今,让人看到了一个女子的胸怀与抱负!”
她对第一才女的评判算是心服口服了。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赵明诚镇守江宁,却在面临敌军围城时,独自弃城而逃。他们路过乌江楚霸王自刎的地方,李清照有感而作《夏日绝句》以吊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哼!本王还是知晓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的。”这次的天幕让他极为不忿,这样的赵宋皇室,凭什么能成为天下之主,而他这个西楚霸王却只能自刎乌江!
刘邦:“为什么赞美项羽,却不提乃公!”
吕雉:“李清照讽刺的是那些苟且偷安的人,你要与他们相提并论吗?”
一想起赵宋皇室的做派,刘邦就嗤笑一声,他的大汉绝对不能有这样无耻的子孙!
宋朝有些羞耻心的帝王莫不捂脸叹息,天子之尊、衮衮诸公却还不如一个闺阁女子……
【李清照以项羽宁肯一死,引颈乌江以谢江东父老的壮烈史实,对一路南逃的南宋统治者和弃城而逃的赵明诚发出了辛辣的讽刺!】
年轻的李清照彻底失望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小节都可以容忍,但不忠不义之事绝对无法原谅。
她将来宁可不嫁,也不愿嫁给赵明诚!
李格非及时宽慰道:“只要你不想嫁,就留在家中,父亲养得起你。”
李清照十分庆幸父亲的开明。
已经爆发惊天巨变的北宋末年平行时空,摄政的皇后立刻派人邀请李清照入宫,这样千古无一的才女怎能困居闺阁,以她的心胸才能完全可以入朝为官,成为真正的巾帼宰相!
至于女子不能为官的惯例,算了吧,国破家亡的时候,谁还在乎这些。
徽钦高三帝的所作所为,让掌握朝政的主战派对宋朝皇室的男子彻底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