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上屡建奇功,还多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南宋朝廷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襄阳之战中,张世杰率领军队英勇作战,成功抵御了蒙古军队的进攻,为南宋争取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临安被攻破后,他以太傅、枢密副使的身份,与文天祥、陆秀夫先后拥立了南宋二帝,誓不降元!】
【然而,南宋的衰亡已成定局,尽管张世杰等人拼尽全力,也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
【在崖山海战中,南宋军队与蒙古军队展开了最后的决战。张世杰指挥宋军与元军进行殊死搏斗,最终还是因兵力悬殊,寡不敌众,功败垂成。最终因为飓风毁船,溺死于平章山下……】
【文天祥,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和抗元名臣。】
【他科举出身,二十一岁便状元及第,然而却因为其直言敢谏,多次遭到贬斥、免职。蒙古大军大举压境之时,文天祥散尽家财积极抗元,开始了其极其悲壮的抗元生涯!】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78年,文天祥在五坡岭被俘,被押送到元大都(今北京),囚禁了三年之久。在狱中,他多次拒绝忽必烈的劝降,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他宁死不屈,坚守气节!】
【他在狱中写下一首《正气歌》,以古人的事迹表明自己的心志:“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孔子:“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孟子:“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刘彻:“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司马绍:“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李世民:“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
【文天祥行如其言,公元1282年,文天祥在柴市(今北京东城)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
【他在自己的衣带中留下遗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早已预料到自己的结局,如今只能苦笑道:“如此结局,也算不负生平之志……”
【文天祥的忠贞不屈与崇高气节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他被明代追赐谥号“忠烈”,就连宋史的编撰者,时任元朝宰相的脱脱也高度赞扬了他的仁义和节气。】
【陆秀夫,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陆秀夫早年专研程朱理学,博览群书,与文天祥同年考中进士。】
【在崖山海战兵败后,陆秀夫背着南宋最后一个小皇帝赵昺投海而死,终年四十四岁。】
【南宋末年也有勇于抗元的将领,并在与元军的战斗中取得了许多胜利。】
【譬如李庭芝,在元军大举进攻南宋时,李庭芝坚守扬州,多次击退元军进攻。他忠于国家,即使在朝廷投降后,仍坚持抵抗,最终因寡不敌众而牺牲。】
【譬如孟珙,出身岳家军的后裔的他曾参与蔡州之战,联合蒙古军围金哀宗于蔡州,灭亡金朝。后来又在蕲州、江陵、黄州等地击退进犯的蒙古军。】
【孟珙智勇兼备,知人善任,是一位难得的统帅。他坐镇江陵时,自行招抚壮士,编组新军,大兴屯田,兴修水利,部署纵深防御,采取以攻为守的战术,出兵攻袭蒙古占领区,焚烧仓库,驱逐襄阳、樊城、信阳军等地驻守的蒙古军,又分兵增援淮南和四川,使京湖和四川间的长江通道得以保全。】
……
【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失败后,皇帝赵昺随陆秀夫及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许多忠臣义士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至此,南宋与蒙古的抗衡最终以失败告终……】
评论区
“羯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