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猜忌中被赐死。”
此刻,开国功臣们算是明白了,为了皇位稳固,他们这位陛下是六亲不认。过去他们觉得与皇室联姻,能够保障家族的延续,却没有想到,这份姻亲反倒成了他们的催命符。
他们心里都清楚,不论是晋王还是周王,都没有任何机会登上帝位,但时移世易,人心难测,将来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从没有任何一刻像现在一样,他们如此期盼着太子殿下能够长命百岁,最起码活过朱元璋!
朱元璋见群臣心思浮动,为了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便问道:“这个纳哈出是怎么回事?”话一出口,朱元璋就后悔了,因为他已经想起了这个人。
群臣思索一番,组织了一下语言,才有人开口道——
徐达:“纳哈出是蒙古开国元勋木华黎的后裔,当年的木华黎曾被成吉思汗封为太师、国王,掌管左手万户,统辖兴安岭左右地区,其子孙后代可以世袭国王爵。纳哈出其人起初被元朝廷任命为太平路万户(今安徽当涂)。”
朱元璋淡淡的嗯了一声,默默在心里补齐了徐达没有说的话——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他率军攻占太平,生擒纳哈出。因纳哈出是元朝功勋旧臣的后人,自己也曾对其十分礼待。然而,纳哈出死忠于元朝,朱元璋为了贯彻“缓称王”的策略,减少元朝对自己的注意力,就将他放了回去。
李善长:“纳哈出返回北方后,积极参与对红巾起义军的镇压,并进行血腥的屠杀。元顺帝时期,纳哈出被封为辽阳行省左丞相,并屯兵金山(今吉林双辽),成为东北地区故元势力最强大的一支。”
朱标:“大明建立后,纳哈出依旧拒绝投降,他控制着西至蒙古、北至女真和朝鲜等地,与北元大汗相呼应,成为大明统一辽东最大的障碍!”
……
【二月初三,冯胜率兵抵达通州(今北京),当得知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索布力嘎)有元兵驻屯后,派遣蓝玉率领轻骑冒着大雪出兵,杀元廷平章果来,擒果来的儿子不兰奚,并俘虏了元廷的许多兵马!】
【面对明军的强大攻势,纳哈出内部出现松动,部将纷纷投降。最终,纳哈出被迫投降明朝,并被朱元璋封为海西侯,赐予铁券丹书。】
【消灭纳哈出之后,脱古思帖木儿领导的北元小朝廷就成为了明朝下一个目标。】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任命蓝玉为大将军,唐胜宗、郭英为左、右副将军,率领十五万大军出塞,目的就是彻底歼灭北元小朝廷!】
【蓝玉大军在茫茫大漠中艰难前行,最终,在捕鱼儿海(今贝尔湖)附近发现了北元军队的踪迹。】
【蓝玉大军在捕鱼儿海南岸发起突然袭击,北元军队措手不及,纷纷败逃。明军俘虏了北元的大量官员、贵族和百姓,包括脱古思帖木儿的次子地保奴等人。】
【此役明军大获全胜,俘虏北元军民七万余人,马牛驼羊十五万及宝玺、图书、金银印等大量财物。北元小朝廷被彻底摧毁,其残余势力也逐渐被明朝消灭。】
【捕鱼儿海之战是明朝对北元的毁灭性打击,从此以后,北元朝廷名存实亡,日渐衰弱,内讧不断,最终退居塞外,数年后分裂为鞑靼与瓦剌两个小部落,对明朝的威胁被彻底消除!】
【捷报奏传至京,朱元璋大喜,赐诏奖励慰劳,将蓝玉比作卫青、李靖。在此役中,蓝玉也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能力,因功晋封为凉国公。】
第512章 洪武大帝
【可能在朱元璋心里,蓝玉就是大明的卫青、李靖,但他很快就发现,蓝玉并不是一个谨慎自守的人,他自恃有功,逐渐变得骄横跋扈,不仅蓄养了上百义子,还纵容属下横行霸道,强占民田。】
朱元璋:“收养义子,你想做什么?”
【有一次他带兵夜抵喜峰关,按照当时的规定,晚上不能打开关口,守关的官员按规定办事,蓝玉却纵兵毁关,破门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