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用的铜镜,自然是光可鉴人。
他仔细看着,变化似乎不大,不,不仅是不大问题,而是似乎根本就没有什么变化?
别人也盯着看,这时也顾不上盯看是否造次了,赵公公跟马顺德的心里都咯噔了一下。
皇帝看上去的确轻松了一些,脸上也有血色,可看着吞下一整颗,反没有赵公公吞下半颗灵验,论起效果来,也许仅仅是小还丹?
皇帝心里烦躁,暗想:“难道这两颗丹药一真一假?被试药的那颗是真,朕吃下的这颗反是假的?”
这种可能也不是没有,皇帝这样想着,就盯了一眼赵公公。
赵公公心里也咯噔一下,他已提前做了准备,可也架不住出现这事。
如果只有他试药的丹药是真,就算已用玉刀切了一半,只服用半颗,只怕也要被皇上记恨。
马顺德倒心里高兴起来,赵公公若是因这半颗丹药倒霉,就可以彻底将它按下去,不用再有担忧了。
别的不说,皇帝不年轻,你赵公公年轻了,皇帝看着,心里会不厌烦?
那就再也没有翻身机会了。
才想着,皇帝细细想了会,目光又落在黄绸包上,看见了上面印泥,心一动,就问:“这东西,你没有拆开检查?”
俞谦之忙躬身回话:“皇上,这是帝陵遗宝,臣何敢私拆?臣见了,立刻就密封,有随军校尉可证。”
第1001章 欲延天数
“卿办事尚属用心。”皇帝听了,瞥了一眼俞谦之,起身两步,望着殿外略一沉思。
毕竟当久了皇帝,先前是心中火热,现在稍冷静些,自然就并不过于急火拆开,只是细想。
俞谦之这人还算识趣,还能继续用,而且此人既是道士又是儒士更是文官,可所谓的三教合一。
皇帝露出了一丝笑意,这等三教合一之人,其实最没有根基,谁也不把他当自己人,可用。
俞谦之敏锐感觉到皇帝看向自己看了一眼,忙恭敬垂头等候,心里却也不慌。
就算是皇帝真的询问随军校尉以及周围人,也必会汇报自己只看了一眼就立刻封上了印泥。
可是,皇帝毕竟只是皇帝,哪知道法玄妙,可凭着字迹轮廓,能“凭痕识字”,里面内容,已经大体洞察了。
“拆了吧。”皇帝坐回了椅上,淡淡的说着。
“皇上,奴婢来伺候!”马顺德不想让露脸的事都给赵公公抢去,皇帝话音刚落,他就立刻上前一步,主动请缨。
皇帝没有反对,淡淡看了一眼,马顺德就懂了,赶了上去,就听着俞谦之提醒:“马公公,这些可能是百年之物,容易损坏,还请小心些。”
“奴婢给皇上办事,自然小心着呢!”马顺德不快的看了一眼,这不是在给自己上眼药么,回了一句,注意力都放在黄绸包上。
就见马顺德别看长得一般,手指灵活,三下五除二,就将黄绸包给小心翼翼打开。
他没看到的是,赵公公垂首站着,在马顺德过去时,就抬眸看了一眼,带了点怜悯,此刻更暗暗摇头。
黄绸包只是用印泥封着,马顺德先小心翼翼将印泥启开,等黄绸包一层层打开,就露出了里面一个小册子。
封面有些泛黄,但轻轻一碰,整体还很结实完整。
马顺德双手捧起小册子,翻了几页,确定册子上没有害人的玩意,这才走回来,双手递上。
皇帝看了看,才接过来,坐在龙椅上,慢慢翻看。
小册子薄薄几页,最前面的几页只写着一些丹经,皇帝这些年也对这些东西有所狩猎,这么看着就有点失望。
不是说这册子内容不精深,但天子有排山倒海之能,皇家经库何书不可求?这些内容也没有脱离先前的窠臼。
要是后面的内容也都是这样,那这小册子也就没什么值得自己在意的价值了。
皇帝漫不经心看着,又翻了几页,才微微挑了下眉。
“果然如朕所料,这里面的确记录了大还丹的丹方。”
“不是残页,是完整的一张丹方。”
因早就预料到了,加上之前得到的残页也被修补过,皇帝就算是此时看到了大还丹丹方,也并没有露出震惊之色。
“与朕派人修复的丹方,大体上没有太多差异,就算有,也是小节,不过朕终不是炼丹士,还得派人仔细研究下差异,取长补短。”
想着继续慢慢翻着,直到翻到最后一页,突然之间皇帝眼神一凝,心中一慌乱,目光下意识扫过了四周。
久为皇帝,却立刻镇静了自己,只是皇帝自己心里清楚,指尖竟然微微颤抖,定了定神,才继续看去。
“大还丹已成,与普通人服食,尽得延年益寿。”
“却与帝者无益。”
“道录司及御菀司商讨,议之,或天子之寿,关系天命,多延一岁都是逆了天数。”
“欲延天数,唯有取之天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