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赝太子 第74o节(2 / 3)

调查组都是皇帝的人,辩论还有多少意义么?

本朝规定,贪污60两以上者死。

你是清官,一文不贪,但是可以连走亲戚过年的礼也算上,一个亲戚送一篮子苹果一只鸡,来往十几个亲戚就凑起了5两,过年,中秋哪怕二次,就是10两。

然后你当了10年官,就贪了100两,就可以杀头了。

苏子籍当然明白这点,目光一闪,无声透了一口气,眉棱骨不易觉察地一跳,冷笑一声:“你放心,我还没有那样天真。”

说着,站起来,若有所思,转眼说着:“你知道,粮仓案的真正用意么?”

“小臣不知。”文寻鹏何等精明,早已看了出来,这是主公要交底了,一躬身说着。

“粮仓案第一重境界,很简单,就是亏多少,查哪个官贪了。”

“然后真查了,立刻发觉,这错综复杂,不是一个二个,是十个百个官,乃至不同衙门都有牵连。”

“主公说的实是!”文寻鹏眼睛幽幽闪着,这就是阻碍力非常大的原因,但见苏子籍扑哧一声冷笑,起身来,意味深长说:“可如果停留在这级,就是庸碌之见。”

“砍几个人头,就可以澄清吏治么?”

文寻鹏听到这里,突然之间有着一种闻得大事的预感,连忙敛起一刹那间流露出的震惊,躬身只听着苏子籍侃侃而言:“再进一步查,就会发觉,这里有个鸿沟。”

“就是私贪和公贪。”

“私贪很简单,就是官员个人贪污,这种事,其实无论牵连多大,死多少人,都可以杀。”

“后果无非是谁没有门生故吏,亲戚世交,恩连义结,因此得罪了一批人,被人物议,说我或张岱,没有人情,没有敢靠拢罢了。”苏子籍平平淡淡的说着,嘴角含着不屑的冷笑。

“这其实承担的起,也是小人们能想象的极限了,却不知道,鸿沟更深的是——要是公贪呢?”

文寻鹏听到这里,已觉得头一阵发晕,心砰砰而跳,似乎揣摸到了一个深渊。

“文先生,我打个比喻,假如说,你查案,发觉余铭贪了1万石,正准备去抓他,杀他,可一查,他一石没有贪,全部用在公事上,这你怎么处理呢?”

“要是进一步,继续查,发觉朝廷,省里,郡里,虽说明文规定,要给捕快发饷,给秀才举人学粮,给殉国者抚恤,可没有实际拨下钱粮,现在这1万石,就是填补这财政空缺,你又如何处理呢?”

“杀了余铭,断绝了这财路,然后让捕快,官吏,秀才举人,殉国者家属,全部饿死么?”

“要是再进一步,发觉朝廷贪污了地方的钱,就是不给,可地方要经营,要维持,于是不得不分润粮仓的收入,那你又怎么办呢?”

“也杀了罢了,把地方以及军队的生路全部废掉,等着百万军民汹涌,恨你之人如海如山么?”

这几句话,句句鞭策入里,文寻鹏张口结舌,倏然间已经明白里面的大要。

是啊,私贪尽可杀,要是公贪,国贪,又如何处理?

皇帝之心,就是要太孙,成为这万夫所指,与官府(组织)对抗的独夫呀!

一想明白这点,文寻鹏只觉得一股寒意上涌,牙齿竟然轻轻而战。

第1252章 今日方知天家手段矣

“原来如此!”

风吹着湖面,船周围荡着水晕,文寻鹏真的是明白了。

他并不知道,在未来,财政收入渠道很多,但是他明白,在现在,财政收入,无非就是粮盐二条大渠道。

可以说,无论是地方还是朝廷,都依靠这个。

与之相对,是官俸和吏俸越来越薄,这并不是说官俸厚就好,但无论是官是吏,往往薪水只有实际所需十分之一。

特别是吏,官府要养一大帮小吏衙役门子仵作巡丁,可工资仅仅是工食银,所谓工食银,顾名思义,就是吃饭的基本费用,每年才48两,甚至皇帝还想把它完全取消。

换句话说,就是除各级官员,非领导职务序列的所有吏胥,自即日起义务劳动(康熙一登基下达并且执行200年的旨意)

幸亏在这世界,大臣劝谏住了。

为了活命,为了财政运转,地方上不得不想办法分润。

浮收、勒折、漕规、藩费。

其中藩费最大,就是说,按照潜规则,过手项目,就得给十分之一的藩费,而现在过手最大项目之一就是粮仓。

粮仓年年卖出,买入,折旧,军队,郡县,官员,都依之生存。

“您是太孙,您要废掉这陋习可以,只是,总得给我们活命吧!”

“要是您不给我们活路,我们也只能不给您活路了。”

文寻鹏就算智技百出,从没有这角度思考过问题——个人贪污可以杀,官贪国贪又如何?

或者明确点,国家贪了地方和吏胥的钱,不给经费,不给薪水,地方和吏胥怎么办?

这问题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