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朝帝业 第5o节(2 / 3)

一把按在肩膀上:“住手!过门是客,人虽失礼,于此计较只是害我门风!”

“多谢郎君宽容。”

李泰对贺拔纬略作抱拳,然后便径直行入那手持棍棒的贺拔氏家奴人群中。见到贺拔纬点头挥手,众家奴才各自退开。

李泰在前走着,贺拔氏两兄弟则随行在后,待到走进前堂,又有家奴入前耳语,贺拔经闻言后神情更怒,向着李泰便冲上来:“狗贼,你那箱笼里装的尽是砂土,入门开始就在欺诈!”

李泰纵身一跃避开贺拔经挟忿挥来的拳头,却向贺拔纬说道:“郎君能否容我细说实情?在此邸门之中,如果不给一个妥善交代,我总是走不脱的。”

“七郎,先住手,听他说。”

贺拔纬脸色同样铁青,只是招手吩咐家奴将前堂团团围住。

“不恋他乡万钟粟,不忘故乡一抔土,我想请问两位郎君,家乡故事还能记得多少?”

等到贺拔经停下追打,李泰才扶着厅柱略作喘息,这小子的确勇猛,怪不得崔訦说他们有故太傅遗风,自己躲的慢点,可能真要被按在地上捶打。

“有事说事,共此恶客无情可叙!”

贺拔纬脸色阴沉着冷声道。

李泰自讨没趣倒也不觉得尴尬,气息喘匀后便在一席坐定,又望着两人说道:“太师际遇使人伤感,两位郎君不觉得如此禁锢户中有失妥当?”

他先顿了顿,解下腰间的金印捧在手中,不待两人回答又说道:“本来我这外人,不该干涉别人家事。但日前面见大行台,凡所赐教让我感触良多。”

贺拔纬拉了一把还待怒斥的贺拔经,只是皱眉凝视着李泰。

“大行台在席赐我御器金樽,我惶恐敬辞。却没想到转天大行台竟命人将金樽消融,铸印赐我。文说‘从善如流、富贵不骄’,两位郎君知是何意?这是我祖辈先人诫子箴言,大行台以金书之赐我,恩义之重,让我诚惶诚恐!”

李泰将此金印摆在案上,抬手示意这两人可以入内端详。

“你若以为炫耀大行台恩赏,便可恃之践踏我门中礼仪,我也不惧与你比较受恩孰重!”

贺拔纬眸光一闪,冷声说道。

“郎君此言谬矣,我只是感怀自身何幸之有,竟得大行台引我先人箴言赐教此时。我家既非元从,又非肱骨,惶恐受恩,唯谨记心扉、誓之不违,不做悖亲绝情、迹如禽兽之徒!”

李泰拿起那金印,小心翼翼的系回腰间,又望着两人说道:“故太傅策御群雄、捐身匡难,名臣风骨、域内共知!

两位郎君可以恃此翱翔此时,但也需要擦拭常新、门庭永荣。我并不是炫耀恩义,只是循此感怀上意,盼与两位共勉。

恩出于上,无论轻重,义感乎心,岂谓亲疏?太师资深望重,恩义相结者绝非二三,以身作篱,实非智计啊!”

第0081章 李郎高义

李泰最终还是无惊无险的离开贺拔胜官邸,贺拔氏兄弟两对他虽然态度仍谈不上客气,但也不敢再作用强。

这其实也不算意料之外,从这两兄弟软禁贺拔胜于邸、不准他见外人,就能瞧出他们是个什么底色。所谓颇有乃父遗风,也只是客气话罢了。

贺拔岳虽因失谨慎而丧命,但却绝不是一个庸才。且不说那些实实在在的功勋,河阴之变中他能表明态度阻止尔朱荣篡国,足见此人风骨强硬、是非分明,这种品质就连贺拔胜都大为不及。

但贺拔纬兄弟们这种做法,就连李泰这个外人都颇感不齿,那些乡情尚义的北镇武人们对他们兄弟会是怎样感观也可想而知。

凡事过犹不及,包括谨慎自防。这两人精明有余但却分寸全失,也难免让人感慨贺拔家真是后继无人。

贺拔羖等几人留守邸中陪伴贺拔胜,朱子勇则跟随李泰离开。

“近畿几处园业既然已经被人收取,再作纠缠只会让伯父更加的情面难堪。我在城外龙首原上新受田庄,朱翁你先就乡游走,将被驱逐逼迁的士伍召回,先入我园中作业休养。”

贺拔胜现在显然是没有精力操持家计,回家之后李泰便对朱子勇说道。

田园产业他是没有资格同贺拔家兄弟们争抢,但那些士伍人口他却得帮贺拔胜妥善安置。

去年印刷公文的货资还有一部分存放在京兆郡府库中,正好可以支取出来,安置这些士伍,顺便把龙首原上的田庄经营起来。

朱子勇闻言后又是老眼泛泪:“那两人只将主公老残部伍视作负累,若无郎君仗义庇护,恐怕就要士伍离散、自生自灭了……”

“去年我新入关西,伯父仁厚待我,如今小趁余力,当然不能坐视他家事残破。更何况,伯父还有许多资货置于我处,恰好可以用来供养这些士伍人口。”

去年贺拔胜出借物资供他炒货,李泰虽然在年前归还一批,但还剩下一些尾数没有还清。

他暂时也并不打算交付给贺拔纬兄弟们,正好用来安置那些被驱逐的士伍们生活生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