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朝帝业 第1o5节(2 / 4)

所持的论调。

怡峰的主张是,加强对毕竟亲善朝廷的胡部羁縻力度,将那些胡部酋长任命为左州官长。所谓的左州,就是区别于正式州郡结构的羁縻州,划定一片区域为此胡部世代领地,名义上要受朝廷节制,实际则各行其事。

之前刘平伏所担任的东夏州刺史,就属于左州州官。虽然其人举兵叛乱,但这毕竟只是一个特例。大多数时候,那些胡酋们还是比较乐意接受朝廷官爵的。

在国力本身不足的情况下,这样的羁縻政策也算是成本低也颇有效果的方法。

于谨的主张则更进一步,除了增加一定军事投入之外,还提出可以联合漠北一些新进崛起的胡部势力,诸如铁勒、突厥等已经渐渐不再臣服柔然的部族,但也只是一个大区域的防守同盟,以西魏的国力水平还是做不到远交近攻。

这两种思路也并不新鲜,归根到底还是配合宇文泰关中本位的思路,只是将已经存在的问题延后处理,争取一个自我发展的时间。

宇文泰在听完两人论述之后,又沉吟了好一会儿,他心里也是基本默认了这两种主张,视线一转看了一眼坐在席中一直没有发言的李泰,便又随口问道:“伯山于此有什么见解,放胆说来。”

“臣确有愚计在持,请主上并两位开府斧正。”

李泰闻言后便站起身来说道:“前者不入北州,只道荒芜。但真正入境行走一遭后,才发现北州地理并非一无所取,水草丰美、宜于耕牧者不乏。若能于彼乡设军设屯,不费国库物料即可联防乡里。”

听到这里,帐内三人脸上都露出一丝浅笑,虽然没有明说,但却显然觉得李泰想得太简单了。

现在朝廷面对的问题是兵少物缺,没有太多的人力可以投入陕北,而且讲到耕垦条件,陕北又比关中差得多。就算霸府组织人力前往开垦,多少人又愿意前往?

李泰的想法当然不止于此,继续又说道:“关中沃土诚可留恋,但北州也同样有物诱人。臣请问,台府盐政督治如何?若将盐政、屯事并于一体,当中必然大有可为!”

第0171章 盐引开中

李泰自觉得甩出了一个王炸,宇文泰必然又得是对他赞不绝口,于谨等也要对他刮目相看。

所以当他说完这话后,特意的停了一停,就是给众人留下夸赞感叹的时间,可是他等了一会儿,预期中的夸赞声也没有响起,只宇文泰有些茫然的说道:“继续说啊!盐政、屯田怎么一体关联?”

见这三人的确是真的没有听懂,李泰也不由得一叹,果然先知者都是孤独的。

不过这一停顿,他心里也有点怀疑,他将要献计说明的开中法究竟适不适合西魏这个历史背景。

略作沉吟后,他才又开口问道:“臣请问,如今国之盐业是如何督治?在官如何、在民如何?”

“官民用盐,多出河东、西安州两处盐池。设督将以治盐税,官民输给,各任所便。”

这个问题有点细,宇文泰没有第一时间回答,于谨略作思忖后开口说道。

就这?没了?

李泰听到这回答也有点懵,斟酌片刻才又说道:“盐业关乎国计民生,朝廷竟无官司律令细致监察?”

又是于谨开口解释道:“前朝确有官盐市卖的旧俗,但往往盐官贪暴、积弊丛生。国朝恤民,并不共民争利,任民生产、典税为补。偶或设立盐司,但大多盐池不禁……”

在李泰的概念中,只觉得食盐专卖好像是封建王朝的特征之一。但听完于谨的解释,他才了解到原来从北魏立国开始,对盐业就不进行专管专卖,仅仅只是抽取税利。

太和改制之后,倒也设立过一段时间的盐官,但也仅仅只是满足禁中和官府的需求,更加普遍的盐业生产和买卖,则一直干涉不多。

北魏东西分家之后,河东和西安州的盐池虽然归属西魏所有,但朝廷对此立治也并不多。

河东方面的盐池生产和销售,主要是裴、柳、薛等河东大族把持。

这些豪族之所以倒向西魏,除了孝武西迁所带来的法统之外,主要就是基于盐业利益的诉求。

西魏政权势弱,需要仰仗河东大族对抗东魏的进攻,再加上关中、豫西等河东盐的主要市场都在西魏控制内,基于政治立场和乡土利益的双重需求,河东大族大多依附西魏。

西安州盐池则是杂胡聚集的地区,必须要有武力保证才能进行生产,由于西魏在北州驻军不多,所以盐池的利益也并没有完全把持,仍有许多氐羌等胡族也都参与其中。

简而言之,两地盐池虽然位于西魏统治内,但由于各种各样的缘故,霸府并不能完全控制盐业的生产和销售,盐业的利润主要还是掌握在地方豪强和边境胡酋们手中。

了解到这些后,李泰便有点傻眼,开中法要实施的根本,就是建立在国家对盐业的系统把控上,政府以盐引作为筹码,换取民间的力量向边屯输送物资粮草。

可现在连这一基础都没有,又谈什么盐引开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