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扼元 第359节(3 / 4)

、平章政事都元帅数月来很得皇帝信任,好几次被招入内殿议事,想来熟门熟路。却不知他见了宫里的皇子、嫔妃,该怎么面对。

对这种琐碎,木华黎倒不在乎。

他早就决定,要把中都大兴府牢牢控制在蒙古人手里,所以术虎高琪压根就当不成燕王。既如此,容他得意一阵又何妨呢?

这位蒙古军的统帅带着一批那可儿和部将们,沿着宫城的城墙往北走,穿过同乐园的时候,忽然勒马,侧耳倾听北面的杀声。听了半晌,他环顾周围诸将,笑了起来:“方才的探马没有说错,那里有几百名女真人的精锐,非常善战。看来女真人的皇帝真的就在那里。”

众人全都凑趣哄笑。

中都肯定是要易手了,大势如此,女真人的几百个精锐又能如何?分明是那样的大国,治下生民亿万,军队不计其数,却指望几百人护住皇帝,那不是很可笑么?

此前木华黎决意突袭中都,身边的蒙古那颜们未必人人赞同。木华黎也很清楚他们的私心,因为成吉思汗的失败,必定会带来草原局势的变动,越是手里有实力的那颜,越是急着回草原去控制本部,迎接动荡。

但这时候,女真人的国都真就如他说的那般脆弱。他们的城池守备看上去坚固无比,其实自己就坍塌了!女真人的皇帝更是个怯懦如猪,居然丢弃了皇宫逃跑!

只要抓住这个猪一样的皇帝,这场仗就赢了。这一场下来,跟随木华黎的人会获得多少好处,事后又会得到大汗怎样的赏赐,根本算不清!

谁还会怀疑木华黎的眼光?

木华黎话音刚落,簇拥在他身边的十余名千夫长、百夫长,乃至外圈数十名契丹人的将校全都拜伏:“我们愿去抓住这头猪!”

木华黎点了一名蒙古千夫长:“你带人去,尽量缠住他们。我要一直听得到厮杀!”

那蒙古人亢声呼喝部下,纵马就走。

木华黎又点了一名蒙古千夫长,又连点十余名契丹将校:“不要在城里纠缠,把各部骑兵抽调出来,从城外兜转……然后把他们堵在会城门里,杀干净皇帝以外的所有人。我要抓住那个皇帝,献给大汗!”

一行人催马驰出。

木华黎再点两名蒙古千夫长:“术虎高琪进了皇宫,怕是一时出不来。你们两个分派人手,收编全城的乱军,不必顾忌任何人。明天早上,我要看到术虎高琪成了空头的元帅,这中都城里的武力,全都在我们手上!”

这两人虽然轮不着抓捕皇帝的功劳,但木华黎让他们去夺取兵权,便等于给他们好处了,两名千夫长哈哈大笑,快马加鞭而去。

与此同时,郭宁轻摇缰绳,勒转马头。

原野的北面,中都城里四处火光腾起,几乎把天空都染成了红色,而巨大城池在红光映照下,犹如黑色剪影般鲜明。郭宁背对着红色的天幕,对身边骑士们道:“晚间行路艰难,倪一带人打探,其他人休息会儿罢!”

第六百零一章 平定(上)

木华黎随口几句命令,对中都局势的影响立竿见影。

蒙古铁骑所到之处,原本忙于烧杀掳掠的术虎高琪所部,在弯刀和皮鞭威吓下被重新编组成队,展开了更有组织、更有效率的烧杀掳掠。城中零星的抵抗陆续被压服,一些不属于术虎高琪部下的金军见势不妙,陆续投降。

甚至不少女真人的官员带着他们的护卫,再挟裹着乘势作乱的暴民,也都纷纷投靠蒙古老爷的旗下,口称愿为大蒙古国效死。双方言语不通,暴民又不似金军将士里头,总能抽出几个会说蒙古语的。两边一碰,这些人里头便有不少被不耐烦的蒙古人杀死了。

但更多的人通过指手画脚地比划,赢得了蒙古人的认可,于是转身就顶着某个蒙古骑兵给的都统、总管之类头衔,拿出十倍的勇猛杀向寻常百姓。

这座城池作为大金国的国都六十年了,六十年里,太多肮脏和污垢、凶残和暴虐、落后和野蛮的东西,被大金国光灿夺目的面貌遮掩着,层层叠叠地挤压在城池的每一处。现在,这些东西全都泛了上来,化作了跟随新主的野兽,开始横冲直撞。

天色渐渐放亮的时候,南朝宋国的使团,早就已经被乱民冲击得分崩离析,负责领兵护卫的都辖更是一开始就被杀了。

两名正副使节丁焴和侯忠信,这会儿冠袍不整,混在狂奔的百姓队伍乱走。这些百姓明摆着根本没有目的,往东奔一阵,被厮杀之声惊动,又转而往西;西面忽然来了乱兵,他们又一窝蜂地转向北。

丁焴和侯忠信两人更没方向,嘴上一迭连声叫苦,却不得不跟随。往来奔走几次,没发现什么安全所在,脚下却连番踩进血泊,溅起的鲜血把衣服下摆都洇湿了。

侯忠信是带过兵的,在边境和女真人打交道的时候,不是没见过死人,倒还好些,丁焴却是正经读书人。这一路奔走,无数惨绝人寰的景象,扑入眼帘,已经把他吓得傻了。

这会儿百姓们正沿着一道高大坊墙慢慢偷走,前头带路的老者回头道:“绕过常清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