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扼元 第363节(3 / 4)

会儿更加不堪。看着一个个熟悉的面孔顶盔掼甲而过,还有那位据说当过枪棒教头的胖大和尚,这会儿分明成了统兵的大将,威风凛凛地策马过去……他浑身都被汗水浸透了,忍不住瑟瑟发抖。

那几个小伙子,不是我们从山东各地招募来的船夫吗?他们干活都很卖力,所以才被我们纳入使团之内,带进中都的啊?昨天晚上,他们不是还在馆舍北面的堆场搬运木柴吗?这群人怎就忽然摇身一变,成了什么定海军?

定海军不是山东那边的军镇吗?难道这群人是定海军的人假扮的?

直到现在,丁焴都不太明白中都城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但他忽然想到,莫非是定海军造反了?定海军以直沽寨为据点,利用了大宋的使团,把死士偷偷送进中都,然后猝然暴起造反?

这个解释好像很合理。而想到这一点的丁焴愈发震恐,他按着身边土墙的手指几乎要抽筋,指节一个个发白;上下牙齿也磕了起来,格格作响。

无论宋人心底里怎么想,大金和大宋是伯侄之国;大金是上国!大金的一个地方军镇,藉着宋国使团的帮助造反,这是何等可怕的事?大金若追究起来,保不准两国又要交兵,又要生灵涂炭!我丁晦叔的仕途,也要就此到头……

光是仕途到头也还罢了,说不定最后两国再度议和,金人还会吩咐,必杀丁焴,而后和可成!不不,不一定会等到那时候,大金一旦剿平叛乱,恐怕当场就要查问叛贼的底细,立刻就会牵扯到我身上!

丁焴猛地转身,揪住了侯忠信的衣襟:“都是贾济川害我!事情都是败在这厮身上,和我们没关系!”

丁焴嘴里的贾济川,乃是使团滞留淮南时,一个曾经给丁、侯两人出过主意的地方小官儿。丁焴忽然提起他,侯忠信简直莫名其妙。

“贾济川?怎么就想到了贾济川?他和我们能有什么关系?”

“是他建议从海上走!是他帮忙联络的海商、海船!若不是他的馊主意,我们又怎会在山东招募民伕?这厮一定是被定海军的奸细骗了!老侯你记着这一点,千万不要忘了!无论到哪里,都得这么说才好!”

丁焴张口闭口定海军,嚷得有些大声。虽说他南朝人的口音不太好懂,但依然引起了不少定海军士卒的注意。

侯忠信连忙用力摇晃丁焴:“学士,学士你别喊了!你别慌啊!”

“我怎么能不慌?啊?你说我该如何是好?”经过昨夜一场狼狈,丁焴彻底放弃了维持自己冷厉严肃的形象,这会儿已经涕泪交流。

侯忠信压低嗓门:“学士你想,定海军必定干了捅破天的大事,对不对?他们若没干成,咱们多半要受牵连,吃苦头。可是,学士你定定神看这局面,他们成事了啊!既然他们成事了,我们私下里攀扯些交情,脱身总不难吧?”

丁焴抹了抹眼泪,握住侯忠信的手道:“啊?他们成事了?你不要骗我!”

第六百零八章 威武(中)

大金和大宋两国彼此交聘往来,并不常设使节驻留对方国都,而是按照双方约定,每逢有事,专门派遣人员。比如每年正旦或者大金皇帝生辰,宋国要提前派遣使者,及时祝贺;宋国如有国丧、登位之类大事,也要立即遣使报知;又或者零散小事祈请等等。

但因为金国政局日趋动荡,而中都又始终处在战火威胁的缘故,大安三年时的贺生辰使余嵘不至,后来几位使者如董居谊、真德秀、李埴等人,也俱都半路折返。丁焴和侯忠信两人,乃是时隔三年以后,头一批进入中都的宋国使节。

历任使节不能抵达的现实,让他们对金国的动荡早有了解。他们出使之前,还得到朝中有力人士的吩咐,要他们务必藉着北虏虚弱的机会,提出减少岁币的金额。

但他们到了中都以后,就撞上蒙古军再度入侵。原本可以六日回程,硬生生在会同馆里困顿了十几天,昨晚城中局势骤变,会同馆还被乱民打破了,他两人夤夜逃亡在外,好几次几乎丧命,凭着绝大的运气才从这场天崩地裂般的大混乱中幸免。

这已经不是大宋行在诸公想象的那种动荡了。行在那边,这两年史相专权,也引起很多朝臣不满,但彼此的对抗到底讲究个杀人不见血;但在中都发生的,却是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人的暴动!是你死我活的屠杀和搏斗!是家家流血如泉沸,天街踏尽公卿骨!

丁焴真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形,此刻的他,已经彻底慌了神。

好在侯忠信还清醒,他道:“学士,他们真的成事了,你定一定神再看!”

“看什么?”

丁焴犹豫了好一会儿,才从矮墙后头重新探出脑袋。

他听见通玄门大街两侧,有定海军步卒缓缓前进,每到一处巷道,就分出人手往里探察。他看到自家身后,房舍的屋顶有弓弩手攀爬上去,跨坐在屋脊上警惕注意四周。他看到远处青黑色的城墙上,各种形制的旗帜被直接丢下,换成了定海军特有的红色军旗。

他发现附近密集的喊杀声正在迅速停歇,整座城池好像从癫狂里恢复了平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