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红楼之挽天倾 第2495节(2 / 3)

贾党核心,但多是青壮派,只是与朝廷六部对接,直到有一天卫王成功代汉,直接取代六部。

其二,就是大汉朝廷明面上的朝堂重臣,以内阁当中的林如海、赵翼,柳政等人为代表的几派。

林如海自不必说,以其才干与贾珩的翁婿关系得受信任,手下也有一批干臣,又得都察院总宪虞先民掌管科道,权力比之前内阁首辅齐昆还要大一些。

帮助贾珩将大汉的内政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

而工部尚书赵翼则与工部侍郎徐光启两人则是实干派,主要负责贾珩交办的工业计划。

柳政则是清流派,接纳六科等清流文士。

随着虞先民提及内阁阁臣补进,此刻,殿中的一众大臣也都纷纷出言,让卫王“示下”。

因为,此事已经被贾珩压了有几个月了。

贾珩沉吟片刻,转眸看向林如海,道:“浙江巡抚刘祯克勤克俭,督政浙江六载,政绩斐然,可调任入阁,林阁老以为如何安置?”

林如海道:“可先行迁任户部侍郎,暂以从二品侍郎衔,授东阁大学士,入直阁部,预知机务。”

乾德三年之后,六部侍郎皆提升为从二品,而尚书仍为正二品。

贾珩点了点头,道:“按此办理。”

就是他与韩癀达成的协议,浙江巡抚刘祯乃是韩癀的儿女亲家,算是浙党的后期之秀。

贾珩又想了想,说道:“南京户部尚书谭节在户部任上兢兢业业,转运漕粮从不懈怠分毫,调任神京,入阁预知机务,江苏巡抚章永川迁任南京户部尚书。”

随着他彻底掌控朝政,这些江南的地方大员也都纷纷投效。

而谭节属于江南士人,与浙党有些渊源,但又保持一定距离,尚可一用。

当殿中诸官听说谭节入阁,心头都是思量谭节其人,究竟是何时攀上的卫王。

“福建布政使冯廉可调任江苏巡抚。”贾珩想了想,忽而开口道。

冯廉是冯太后的侄子,也是晋阳的表兄。

殿中诸官员闻言,心头生出狐疑。

两江总督李守中竟然没有调入神京入阁,其人已经在两江任上五六年了,按说资历也足够了。

卫王难道并不想在内阁之中继续安插自己的人?

就在群臣困惑之时,却听卫王开口道:“两江总督李守中调任神京,担任吏部尚书,待乾德五年,主持京察事务。”

殿中群臣闻言,心头疑惑方解。

“两江总督调任之后,当以何人继任?”柳政开口问道。

贾珩默然片刻,道:“台湾巡抚徐开为国家守土牧民有功,迁至两江总督。”

此言一出,殿中群臣皆心神剧震,不到四十岁担任两江总督,这等拔擢过甚了吧。

第1714章 欲谋大位,当立大业,否则何以服众?

宫苑,武英殿

随着贾珩连续发布几道任命,殿中群臣皆是倏然一静,心头暗忖徐开其人,为何受得卫王如此信重?

徐开早些年应该得到了卫王的信重,这是由封疆大吏往阁臣之上培养。

大汉内阁自此由户部尚书林如海担任首辅,次辅则由工部尚书赵翼担任,阁员柳政、刘祯、谭节等三人佐理阁务。

而六部当中,吏部尚书由李守中担任,户部尚书是林如海以内阁首辅掌部事,礼部尚书则是柳政,刑部尚书则暂缺,兵部尚书则是北静王水溶和英国公谢再义兼领。

贾珩说话之间,眸光深深,又看向另一侧的范仪等人。

除范仪之外,同时可见一些新面孔,都是贾珩这些年笼络的一些新人才。

贾珩说话之间,转眸看向一旁的徐光启,问道:“徐侍郎,最近的蒸汽火车,改进的怎么样?”

哪怕是蒸汽火车已经修建好,但仍需继续改进,当然铁路已经先行铺设,算是两方同时进行,共同构建大汉的铁路网。

徐光启神情默然片刻,点了点头,说道:“启禀王爷,蒸汽火车已经改进好,但工艺仍需不停改进。”

贾珩默然片刻,说道:“蒸汽火车的工艺需要不停改进。”

这会儿,内阁阁臣柳政默然片刻,说道:“启禀卫王,地方府县有官员来报,地方百姓提及铁路修建容易惊扰山神,招惹祸端。”

贾珩眉头紧皱,沉静、冷峻的妙目之中,不由现出一抹担忧之色。

这等事其实屡见不鲜,因为后世的大清曾经也因修建铁路而引起不少人的反对。

其中的理由,就有动摇山神,破坏风水。

贾珩说道:“让地方官府做好宣教诸事,不使百姓影响到铁路修建诸事。”

柳政闻听此言,拱手应了一声是。

贾珩转而看向一旁的北静王水溶,问道:“水王爷,海军那边儿前往东南海域探索岛屿,情形如何?可有最新的军情奏报递送而来?”

水溶说道:“海军已经前往澳洲,海外的确有一方陆地,草木荒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