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2章(2 / 2)

在对方沉稳冷静的注视之下,口中不知不觉说出了这句话。

耳边听到自己沙哑的声音,野田隆自己也很惊讶。

事实上,他并不是那种随随便便就会向陌生人吐露心声的男人。尤其是对象还是一个如此年轻的大学生,但此时此刻,他说了出来。也许是对方的气质看起来太过特别,也许是自己已经精神崩溃,再无力维持任何防线。

说出这句话的同时,他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女儿的面容,心如刀割,泪水怎么也止不住。

“原来如此。”他顿了顿,问道,“是死于谋杀吗?”

野田隆抹了把脸,点了点头。

对面的年轻人将这份无助尽收眼底,他思忖了一会儿。随后,将随身的行李交给了工作人员。

“请帮我寄存起来。我打算跟这个人回到案发的地方去看一眼。”他如是说。

听到这句话地野田隆惊异地看着他。这个看起来温和稳重的年轻人,竟然意外有这样热忱的一面。要知道,他们根本只是萍水相逢而已。

这个冒出来「多管闲事」的年轻人正是诸伏高明,尚未成年的他做了一个看上去像是乱来的决断——放弃了提早一天回校,而是去帮助一个痛失爱女的父亲。

他们就这样无言地离开了车站,坐上了前往案发地的车,爬上了山,到达了发现遗体的地方。

周围虽然拦着警戒线,但是警方的人已经寥寥无几。高明在检查了周围的地理环境之后,问起了遗体上的细节。在确定没有类似捆绑的迹象之后,他基本推断出,此处应当是抛尸地,而非案发现场。

即使是刑警,作为女性,也不会孤身一人前往偏僻的山林。

麻烦的是,推断的死亡事件已经是好几天前,就在那几天还下了一场雨。再加上来来往往的足迹,根本看不出犯人前往这里的脚印。

“犯人应当不是步行。”高明说道,“这样的地方,他步行上山应该会很费力,时间也很久,尤其是在背着一具尸身的情况下。”

他这样说着,在周围不断地观察着,走了好多圈,仍然一言不发。

突然,他蹲下身,在距离现场大约一百米的地方,伸手拨开脚下的层层树叶,出现了一道被掩盖的车辙,印子很细,看起来不像是汽车,而像是山地自行车。

“心思缜密的犯人。”他这样推断道。

引起他注意的是树叶本身。这些叶子的表面上沾着泥土,但本身却并不贴地,看起来就像是被人曾经从地上捡起来又重新放置了一般。而这样自然的掩盖,让周围的人忽视了这两道车辙印,高明顺着它一路翻找过去,又过了将近一两百米,然而终点让人大失所望。

车辙的尽头是山路上的一条登山车道,石头铺成的,来来往往的车辙印更无从查起。

高明站在路旁,皱着眉叹了口气,感慨这次帮忙的结果不尽人意。

然而对于野田隆来说,这已经是一份足够宝贵的情报——那条登山道的起始地,在群马县境内。

这之后的十年,他再也没有走出群马县一步。

第21章 第二个案子

面对野田隆如同被千钧大石压垮的脸色,高明只是沉默良久,说了一句节哀。

失去至亲的滋味如何,他很清楚,何况还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表面上,他在第二天按照原本的计划,前往了东都大学念书。然而背地里,在课余之外,他仍然关注着这起没能及时破获的案件。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野田隆和高明建立了传信的习惯,通过这一封封的信件,他们会定时分享一些案情和想法。高明会把这些内容整理成册,经常思考总结,然后试图去提出各种不同的猜想。

这件事绝不会被时间埋葬。

不管是失去女儿的野田隆,还是高明,都怀抱着这样的想法。

那位犯人的心思缜密超乎想象。即使二人将获得的线索递交给了警方。但不管是走访目击者,还是查找犯人来往的路途,都可以用不顺利来形容。登山道的起始地有下有五六个入口,难以排查去向,最终案件石沉大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