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3章(1 / 2)

王璇闻言,俯身掀开箱子,将其中纸页发黄的旧书一一拿出,递给旁边小吏,请呈到刘子彤案上。

她向刘子彤躬一躬身,道:“大人,此乃陈家家谱,以此可为凭据,证明陈曦乐一家与陈硕真只是同姓,并未同宗。韩琦当年将两家连宗,以至陈曦乐家中成年男子尽数被杀,女子和孩童被流放岭南,乃是公器私用、狭私报复之举。”

张元一敲手中折扇,上前一指王璇道:“王讼师一介女子,果然是十分感情用事啊。”他说完这句,一转身向刘子彤道:“刘大人,小民恳请一看证物。”

刘子彤一指立侍在侧的一小吏,小吏便上前去将那家谱拿下来,递给张元。张元道谢接过家谱,小心的翻了翻略略有些发脆的纸张,又凑到韩琦跟前递给他看,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韩琦皱皱眉,不情不愿的点点头,张元才起身将家谱还给小吏,向刘子彤一拱手道:“刘大人,这本家谱确实并非作假之物,只不过,在下也有一物还请刘大人过目。”

刘子彤道:“呈上来。”张元急忙从袖中掏出一本薄薄的簿子,将其翻开到某页,向众人展示了一遍,这才递给小吏呈上。

王璇见那页纸上印着病坊的印章,似乎是病坊给病人些的脉案,心中略感奇怪,只听张元道:“刘大人,各位,哦,还有王讼师,这一本是韩琦大人独子韩强小公子的脉案。上面写的清清楚楚,永徽四年十二月初,韩强公子身患失觉重疾,昏迷不醒。”

刘子彤点点头道:“不错,本官看得明白,只不过,这和韩琦构陷陈氏一族有何干系?”

刘子彤尚在云里,王璇却是心思如电,立刻明白过来,她上前一步道:“大人所言极是,这两件事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张讼师分明是在有意搅扰公堂。”

张元冷笑道:“韩琦大人成亲多年,膝下一直荒芜,人到中年才得了这么一个独苗苗,如珠如宝一般。便说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那也不为过。当时韩强小公子小小年纪,却患此重疾,韩琦大人为人父母,那是何等焦急,此中中中煎熬,岂是你一个连孩子都没抱过的黄毛丫头能明白的?”

他见王璇张嘴欲言,即刻转身向刘子彤,接着道:“大人,韩强的病一直持续到永徽五年三月,陈氏一案是在永徽五年一月审理的,韩琦大人的公子身在病痛中煎熬,韩大人身为父亲自然是心焦难当。况且陈氏与陈硕真之祖籍,俱在睦洲雉山,同姓同地,韩大人一时疏忽,误将二宗并做一宗,虽说是件大大的错事,但也觉称不上是什么携私报复,构陷同僚吧?”

王璇上前一步,道:“大人,张讼师此言大谬。陈家与陈硕真两宗确实都在睦洲雉山,但陈曦乐家在雉山新安,陈硕真家在雉山桐梓,两处相距甚远,稍稍留意之人便可知道,若说是在无意间看错,那王璇真的要怀疑此人的能力是否堪为朝廷命官了。况且永徽四年八月,陈曦乐之父陈远清上书状告韩琦之父在老家冀州,掠夺民地,以至冀州有小股百姓冲击府衙,险些酿成民变,韩琦因此事被降官三级,可见其有理由报复陈家。”

张元道:“此言差矣,官场之上,升升降降都是常事,若事事都要报复,岂有安宁之日?王讼师,你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王璇道:“在下只是阐明,韩大人与陈家素有怨仇,报复陈家一说,并非空穴来风。’”

刘子彤“嗯”了一声,问道:“王璇,你说的不错,但是你身为讼师,须知有动机并非就一定做了此事,此时事关朝廷命官,若无真凭实据,你之所言不足采信。”

王璇向刘子彤躬了躬身,道:“方才张讼师说:‘陈医官究竟是心地善良救治仇人,还是心怀不安补偿被她冤枉的人,尤为可知。’言下之意,是说陈医官所说,韩大人将两宗连成一宗之事为假,是也不是?”

张元一展扇子,轻轻扇了两下,道:“不错。”

王璇又转向韩琦,向他问道:“韩大人,你却说,你将两宗连做一宗之事,虽说是确有其事,但那并非是有意为之,而是因为令郎生病,危在旦夕,你做父亲的神思不属,误判此事,对也不对?”

张元见她绕过自己去和韩琦说话,眉头已经皱起,忽然脸色一变,开口欲阻,孰料话未出口,韩琦已抚着头部,忍痛道:“是,我因强儿之病,做事疏忽,犯下此错。”

王璇微笑道:“此事可真是当真蹊跷。”

刘子彤不解道:“何处蹊跷?”

王璇笑道:“大人,韩大人若是真的出于无意,误将两宗相连,那么陈曦乐作为受其所害之人,会误会韩大人构陷陈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她说到这里,声调陡然转高,声音自堂上传出府衙,引得门外的小吏纷纷侧目:“况且想来陈家数百口人因韩大人一时不察而亡,韩大人怎样也该心中有所愧疚才是。可是韩大人的讼师,方才在大堂之上,说起陈曦乐时,用的词是构陷,而非误会,这难道不蹊跷吗?”

张元道:“大人,小民一时口误,不足为证。”

王璇嗤了一声,道:“讼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