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入中原以后,一定会屠杀汉人百姓,奸淫汉人妇女。
就像杜甫所记录的“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军官中”。
李瑄从来不觉得这个时代的士兵高尚,所以在治军过程中,以“立功重赏”为基础。
凡立功者,李瑄就给予平时数倍的赏赐。
甚至因立军功而富贵。
也重惩那些违反军纪的士兵。
再配合李瑄的威势,使士兵们敬服。
碎叶水之战,怛罗斯之战,已经确立李瑄在安西军中的绝对威望。
使李瑄在战斗未结束的时候,敢挥鞭贾崇瓘。
再看大帐中的人,神态各异。
李瑄的老部下,如车神塞、张兴、鲁炅等,都知道李帅的为人和军规。
从未想过冒犯。
在贾崇瓘说出屠怛罗斯城的那一刻,车神塞就知道李帅要愤怒。
李帅只是杀伐果断,但戾气一点都不重。
戾气重,也不可能成为宰相,使各地百姓爱戴。
僚属们也都知晓事情轻重,那些一上头,就杀人全家的人,一定会被政治老手玩弄于股掌之间。
一直追随李瑄的刘单、岑参知道,李帅是非常合格的谋略者,喜怒不形于色,面对政敌,不会加害,全靠证据贬罪。
贾崇瓘的屠城建议,说得没有脑子。
与此同时,安西的赵崇玼、毕思琛、程千里等主将,非常害怕。
高仙芝带安西军干过这种事情,以至于在贾崇瓘说出这番话后,本能地认同。
如果李瑄在贾崇瓘话落后,直接询问他们,他们说不定会点头应是。
好在李瑄没直接问他们,让他们躲过一劫。
就像李瑄的反问,为什么怛罗斯城的石国守军会负隅顽抗?
面对数万唐军围城,正常情况河中诸国没有这种与城池共存亡的魄力!
所有人心里清楚,是安西军屠柘枝城,使怛罗斯城有玉石俱焚的意志。
贾崇瓘是边令诚的人,虽然众将对其没有好感。
但他们都感觉到一种新的意志降临到他们都头上。
大唐的天水王,西域的天将军。
这种份量,再桀骜不驯的士卒,也不敢哗变反抗。
安西任何一军队,李瑄带着亲卫都能把他们冲了。
更何况,安西的经略军、长城军,都以李瑄马首是瞻!
死道友不死贫道,贾崇瓘当了出头鸟,程千里、毕思琛等不敢为他求情。
能说上话的封常清,支持李瑄的决定。
高仙芝屠柘枝城,是大唐经略西域以来最失败的行为。
大唐想要经略河中,安抚河中诸族,为第一要务。
拿下要屠城的贾崇瓘,使河中诸国明白李瑄和高仙芝不同。
为了河中诸国,敢在关键时刻罢免主将。
事实证明,李瑄的行为是对的,河中诸国感动得稀里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