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懈地坚持下去。”
傅文光在不少剧组里摸爬滚打过,“早慧”是他在这个行业里自己获取的第一份礼物。
他当然能够听懂余寻光的话,由此他的心情更加复杂。余寻光叮嘱他多读书,对他讲述读书的重要,他像沈老师一样对孩子们循循善诱。这太奇妙了,怎么会有演员和自己的角色这么相象呢?
要知道这些话他是头一回听到。在以往,甚至连父母都不曾跟他说过。
这一刻,在傅文光心里,他对余寻光的情感不再是移情,他是真的这样认为:余寻光就是个沈竞先一样好的人。
3月的津市还是有些冷的。
虽说有黑夜帮忙遮蔽,但余寻光在出门穿搭上还是用了点心。最近狗仔跟拍得勤,余寻光也学着别人往衣柜里添了许多黑色的衣服。他今天就穿了件黑色的冲锋衣外套,戴着宽边渔夫帽和口罩,连眼睛都被过长的头发遮了半拉。
这样应该没人能认出来他吧?
潘泽永挑了一家带帐篷的露营烧烤,兼具了私密性和透气性。
两人在小桌子前相对而坐,一盅热酒,几手肉串,从香气和热气中感受生活。
“现在圈子里以年轻人为主角的正儿八经的剧本,太少了。”
现在流行拍小说改编,对于年轻的男演员来说,最好的选择是男频的“大男主”,其次是女频的“感情戏”。
“其实已经变多了,在我红了之后。”这句话不是自夸,是真实情况。
余寻光红了之后,一些制作公司为了获得他的青睐,创作了很多适龄的男主剧本拿给他。
潘泽永觉得奇怪,“怎么没见你接?”
余寻光实话实说:“大部分都没能过我经纪人那一关。”
易崇一直在贯彻余寻光的原则:不选择不完善的剧本。
现在好多剧组立项时剧本都不全,把演员骗进组里边拍边写,还美名其曰是为了效率。
潘泽永听得直点头,“对,这也是圈子里的怪象。”
他一直认为创作是不能够被干预的,可现在这种“半部剧本”的情况太常见了。剧组拍到后期,通常是这个主演有这种想法,那边的资方又想塞进来一个人。为了能赶得上进度,编剧还是以团队形式存在。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能拍出好剧?能够保持第一集和最后一集主角的内核一致,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潘泽永拿了一根烤串,油滋滋的,放在嘴里嚼,“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的工作环境很困难?你一直缺少合适的对手演员,不能够经常为你提供感官上的刺激。”
余寻光不饿,他吃得很斯文,“还好?我演戏的成就感不在这上面。”
“那在哪里?”
“能够尽我力所能及,完整塑造一个角色的灵魂,我就很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