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 第324节(2 / 3)

柳盛阳没有帮忙隐瞒好萧景阳和彭蔚的私情,被郑凌秀发现,导致自己被虐杀。”

余寻光明白了,“等于说,三个人的故事是一条线,然后破局的关键点又是另一条线。”

“是的,”聂梵也不妨跟余寻光剧透,“后面的反转会牵扯到大世界的设定。彭蔚和郑凌秀这两个女鬼存在了有年头,她们难道不知道后来有一天会有道士来收她们吗?要想收她们,必须得破秘境。破秘境的前提呢,又是理清三个人的故事线。所以她们会很聪明的把自己的故事线藏起来,只有闯入者看清了所有的迷雾,才能去往真实的世界,最后战胜女鬼,达成通关。同时,这样做对于那些没能力的人,也能一箭双雕。”

柳盛阳力量强大,他在游戏中失败了可以重来;而其他像他一样误入结界的普通人,只能死在其间,成为两位女鬼的养分。

这么一说,更像游戏了。

余寻光把这句话说了出来。

林汝芸道:“如果电影成绩好,将ip孵化,制作成系列游戏也不是不行。”

她的脸上充满了野心。

她毫不避讳地展示给挑选好的合伙人——余寻光看。

“好莱坞有很多根据游戏改编的商业电影,诸如《生化危机》之类,通过游戏和影视作品互补,可以将ip的寿命延长至二十年往上。这种长寿的ip对泛类型来说影响深远,恰恰是我们最缺少的。而我们国家有这么大的体量,却缺少这种类型的电影,对市场来说这是缺陷,也是我们的机会。”

国情不同。国内没必要学好莱坞,但国内可以受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启发,打造一个长寿的ip——聂梵和林汝芸在做“敢为人先”的事。

话说到这里,聂梵趁机问出最关键的问题,“你现在觉得这个剧本的整体怎么样?”

余寻光综合了一下自己方才看到的六个文本,总结:“不太像恐怖片,倒是像都市异能,还有部分的现代仙侠的设定。”

聂梵说:“我们想宣扬我们的道文化,鬼文化,以及架构出一个落在现代社会的灵异题材。”

余寻光品味出她话里的意思,“因为你觉得国内的市场同样缺少这类题材的电影?”

聂梵点头,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完完整整地剖析给余寻光听:“现代电影电视发展最飞速的十年,整个中国市场的鬼怪、灵异类型电影受到政策影响,是被完全阉割了的。这种致命性的伤害造成了我们在这类型电影史的断代,在我看来等同于一种文化的落后——因为同样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其他亚洲国家在这个时间段,有在我们文化的基础上,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鬼怪、灵异类型电影。现在对年轻一代而言,一提起灵异法术类电影,就会向大家推荐日韩泰的电影,说起灵异法术也绕不开日本的《阴阳师》系列。这不是非常可笑吗?我们有多少好东西可以拍啊,不说《聊斋》,一本《山海经》就足够撑死人。”

对于往昔电影行业制度的不完善,聂梵心里是有气的。

她是恐怖类型片发烧友,她当然希望国内有属于自己的灵异电影品牌。

看《盛阳之下》的设定就知道,聂梵和林汝芸这回完全奔着打造华语恐怖灵异片的新名片去的。面对新的一批观众,现代中国市场需要有自己的系列性灵异片,需要打造出一个新的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虽说电影剧情充满反转,但整个故事总体概括起来非常简单,不过一句话的功夫:这是一个叫柳盛阳的人为了肃清人间,前往各处驱鬼的故事。

关于「山茶花」副本中的三角爱情,以及不停反转带来的悬疑,都是类型片在丰富内容时常见的手法。恐怖电影的“恐怖”来源于氛围的营造,而氛围是靠灯光、摄影、美术、配乐、后期综合出来的效果,这一点聂梵会在拍摄时补充。当然,《盛阳之下》要做大,就不能把它打造为那种传统型的恐怖片,更别说这个项目还承载了聂梵很多复杂的情感。

恐怖片是一个大类。现代的恐怖片有惊悚、灵异、异形、入侵之分。实际制作恐怖电影时,导演们除了会以“恐怖”为基底,还会选择性地加入悬疑、伦理等元素。现代观众早在大网络时代被养刁了口味,又在小视频的冲击下变得没有耐心。如果不对剧本模式进行创新,一旦观众觉得无聊,便有可能影响到影片的留场率和后续口碑。

观众的选择是一回事,创作者的追求同样重要。如果剧本没有完整的故事依托,只是单纯的恐怖,那不会是聂梵能拍的、余寻光会演的东西。

余寻光今天看到的所有剧本,是聂梵和林汝芸为了吸引他而特意弄出来的“特供”剧本。

余寻光问:“后期剪辑也会用到这种叙述性诡计的手法吗?”

林汝芸知道他的意思,笑了笑,“电影的叙述和文字的叙述有区别,我们也有很明确具体的剪辑手法,你对我们的专业应该有信心吧?”

这个倒是还轮不到余寻光来怀疑。

为了打消他的疑虑,聂梵使出自己最后的手段:上分镜头本。

“时间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