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需指出的是,杜家骥在《清朝满蒙联姻研究》一书中统计扎鲁特氏在入关之前共与清廷有十一次联姻,但限于资料有限,目前只能复原很小一部分的谱系关系。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阁藏本满文老档》,第20册 ,第618页。
3谨按,根据《玉牒》,太宗第九女生于天聪九年九月二十六日戌时。
4《汉译《满文旧档》》,第135、136页。
明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与太宗的分离是相对平和的。1至于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所改嫁的第二任丈夫南褚,是正黄旗满洲叶赫纳喇氏,叶赫东城贝勒金台石之长孙。南褚承袭其父德尔格尔之男爵和世管佐领,其子穆占曾任征南将军,乌丹曾任建威将军,是八旗内的世家名门。2
第四节 清太宗的庶妃及其他
一、庶妃纳喇氏
[简介]
太宗庶妃,纳喇氏,英格布之女。嫁与太宗为妾室,属小福晋级。天聪九年十月二十一日,生第十女县君。崇德二年二月十六日,生第六子奉恩镇国怒厚公高塞。崇德三年(1638年)七月初七日,生第十三女。顺治十一年七月薨逝。疑奉安昭陵贵妃园寝。
[概述]
纳喇氏是太宗的庶妃之一,她为太宗生育一子二女,可能是比较受宠的一位妾室。根据《内国史院》档案记载,庶妃纳喇氏在顺治十一年七月薨逝,世祖在七月二十三日遣官前往盛京赐祭,祭文中说:“尔为皇考之小福晋,忧勤年久,于内廷谨慎小心,忠勤敦厚,尤为可嘉。”3是官方对她的评价。原档中,“小福晋”一词为“buya fuj”4,可知其生前身份为小福晋级。
二、庶妃奇垒氏
[简介]
太宗庶妃,察哈尔奇垒氏,寨桑额尔济图固英之女,名德恩。嫁与太宗为妾室,属格格级。崇德六年十二月初七日,生第十四女恪纯和硕公主。后于顺治、康熙朝屡次提升待遇,服二十匹缎。康熙三十年三月十三日寅时薨。
——————————
1杨珍:《关于清初后妃改嫁问题的考察》,《明清论丛》第7辑。
2此段叶赫纳喇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叶赫那兰氏八旗族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下册,第320页。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顺治朝满文内国史院档(缩微胶卷)》,第3盘。
[概述]
太宗的庶妃奇垒氏名为德恩,满文作“den”。1她出身蒙古察哈尔部,其父为察哈尔部的寨桑。寨桑一词亦作“宰桑”,是蒙古各部首领手下的大臣,地位颇高。庶妃奇垒氏的父亲是察哈尔部的寨桑之一,可能是在太宗平定察哈尔部前后归服清廷。庶妃奇垒氏的母亲享有高寿,康熙三年(1664年)时已经八十余岁,孝庄文皇后特地传旨由宫廷配给其服用等物。2康熙十四年,察哈尔部叛乱,当时庶妃奇垒氏之母已经九十余岁,与庶妃奇垒氏的兄长萨麻地住在察哈尔地方,孝庄文皇后特地传旨,让圣祖敕命军前“弗加掳掠”。3
根据康熙朝《奏销档》记载,康熙三十年三月十三日,内务府奏称:“十三日奏。慈宁宫之德恩格格患病,昨夜痰气上涌,于五更钟4时薨逝。”并且奏请按照“服三十匹缎以下、二十四匹缎以上之格格”的等级办理丧仪。此时,圣祖对庶妃奇垒氏的位分记忆出错,想要将她按照顺治十七年时薨逝的一位太宗的小福晋的旧例办理丧仪。但是内务府旧臣以及苏麻喇姑等人均明确指出:“太宗时之小福晋系呼为小福晋,德恩格格系呼为德恩格格,(二者)并不相符。”“德恩格格非系福晋,系称格格。小福晋者,系自太宗时已呼其为小福晋,福晋5之管领下有人三十对,服三十匹缎。德恩格格虽已分有管领,(却只有)人二十对,服二十匹缎。起居服用均未及福晋,只系格格等级。”6由此可知,虽然生育有恪纯和硕公主,但是庶妃奇垒氏的位分却只是格格级。到顺治、康熙两朝,作为仅存的太宗后宫主位之一得到优待,才分得内管领7,而身份依然没有改变,只是一位服二十匹缎的格格级庶妃。最终,圣祖下达旨意,按照服三十匹缎的格格例办理丧仪。庶妃奇垒氏是最后
——————————
1《口奏绿头牌白头本档案》,康熙三十年三月十三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2《绿头牌无印本口奏档案》,康熙三年五月初四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3《圣祖仁皇帝实录》卷55,康熙十四年五月壬戌条,《清实录》,第4册 ,第708页。
4谨按,此处时间满文原文写为“gcrendcrc tanggu gg”,直译为“亮百钟”,指的是天将亮的时候要打的更鼓,即民间所谓的五更。
5谨按,此处“福晋”应为“小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