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馆编:《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a1-a37。
6《呈皇太后皇后及内庭主位宫分缎匹等项数目清单》,道光十九年十一月十二日,档案号:05-0708-05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二十年她则作为“意常在”出现在宫分档案内。1再结合李贵人出身镶黄旗包衣管领下人,可知李贵人应该是在道光二十年之前通过挑选内务府秀女被选为官女子入宫,并在道光二十年十一月之前获得恩宠,从而被封为意常在。于善浦在其著作中引用《宫中档簿》等档案,称李贵人在道光二十年三月获封为意常在,2基本与这种情况吻合。
[宫廷生活]
根据于善浦所录档案内记载,李贵人在道光二十年三月获封为意常在之后,同年十二月二十日便因故被降为李答应,3可知李贵人成为后宫主位当年便失去了宣宗的宠爱。在宣宗薨逝之后,才以寡居的身份得到晋升。
五、那贵人
[简介]
宣宗那贵人,正白旗包衣辉发纳喇氏,蓝翎长那俊第二女。道光五年六月二十一日辰时生。在道光年间被选入宫为官女子。道光十九年二月十七日,封为璟常在。道光二十年十一月十七日,晋封为录贵人。道光二十一年三月十八日,降为璟常在。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初四日,降为那答应。道光三十年正月,宣宗崩逝,文宗即位,尊封为那常在。咸丰十一年七月,文宗崩逝,穆宗即位,尊封为那贵人。同治四年(1865年)七月二十日午时亮,年四十一岁。同治六年三月初三日,奉安慕东陵。
[家族背景]
宣宗那贵人出身博豁理系辉发纳喇氏。根据谱牒的记载,其家族入旗的始祖名为博豁理,入旗之后被编入正白旗包衣,是管领下不食口粮人,即不属于辛者库。博豁理一族原本世居辉发地方,但是其家族与辉发国主系辉发纳喇氏并非同族,所以那贵人与高宗继皇后也并无堂亲的血缘关系。
根据谱牒记载,博豁理入旗之后仕至总管。其子塞克士仕至护军统领。孙阿三,仕至内务府郎中、杭州织造。阿三的孙子或侄孙中有一位名为黄通
——————————
1《进皇太后等位宫分锻匹等项数目清清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编:《清宫内务府奏销档》,第220册 ,第492—548页。
2于善浦:《清代帝后的归宿》,第192页。
3于善浦:《清代帝后的归宿》,第192页。
保,仕至笔帖式,即是那贵人的高祖父。黄通保生子孟兰保,仕至护军校。孟兰保生子清平,仕至内管领。那贵人之父那俊即是清平之子。那俊自己仕至蓝翎长,娶妻李氏,生有二子二女。第一子原名那登阿,后来更名为连惠,比那贵人年长十四岁,为内务府匠役,月饷一两;第二子名为那经阿,比那贵人年长十二岁,是内务府闲散人。大女儿比那贵人年长七岁;二女儿即那贵人,也是四位子女里年纪最小的。在那贵人入宫的时候,其父那俊已故。
那贵人所出身之家族为内务府中低级官员,尚属于官宦人家的范畴。其家族在本旗内人员众多,具有一定的势力。1
[入宫背景]
根据档案,道光十九年二月十七日,“奉旨,正白旗托永武管领下原蓝翎长那俊之女,著封为琭常在,钦此”,2可知那贵人为内务府正白旗包衣出身,是包衣管领下人,应该是在道光十九年之前通过挑选内务府秀女被选为官女子入宫,并在道光十九年二月获得恩宠,从而被封为琭常在。
[宫廷生活]
那贵人获得了常在的位分之后,住在延禧宫,3当时延禧宫的首领主位是恬嫔。第二年,那贵人晋位为贵人,可见其当时比较受到宣宗的宠爱。四个月后,因故降为常在。又过了四年,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初四日,总管金得等传旨:“奉旨,将琭常在降为那答应。钦此。”4其后,那贵人在道光朝没有再得到晋升,失去了宣宗的宠爱。
六、曼常在
[简介]
宣宗曼常在,正白旗包衣刘氏(刘佳氏),二等侍卫官明第一女。在道光
——————————
1此段辉发纳喇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光绪八年壬午科顺天乡试同年齿录》《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2《为传知奉旨正白旗原蓝翎长那俊之女封为琭常在得给吃食等事》,道光十九年二月十七日,档案号:05-13-002-000661-006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3《奏为查验延禧宫交出宫女情形事》,道光二十年十月十六日,档案号:05-0714-09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4《为传知奉旨琭常在降为那答应每日所食吃食今日起照答应例得给事》,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初四日,档案号:05-13-002-000692-006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