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先生下一子名为润良,又生下一女,即后来的“皇后”婉容,“四格格”则因产褥热病逝;接下来继娶的第三位嫡妻是和硕睿敬亲王魁斌的第一
——————————
1关于布特哈八旗,可参见韩狄:《清代入旗索伦部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中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女,人称“大格格”,但是这位夫人身体不好,刚过门没多久便故去;最后继娶的第四位嫡妻是定王府多罗敏达贝勒毓朗的第二女,名恒香,字仲馨,人称“二格格”,她是第二任夫人“四格格”的嫡堂妹,为荣源生下了幼子润麒。1
[入宫背景与性格]
多罗敏达贝勒毓朗是晚清“二王三贝勒”之一,也是晚清的“开明王公”之一。他的七个女儿中有数位均在清末民初积极参与女性沙龙,以“开明”且“西化”而知名。同时,荣源自己的性格也比较“开明”“新潮”,又处于清末的大环境中,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婉容会有比较西化的生活方式。
同时,多罗敏达贝勒毓朗与郡王衔多罗贝勒载涛关系极好,这应该是载涛支持婉容的直接原因。至于端康太妃(温敬皇贵妃),其家族与婉容家族也有姻亲。荣源的第一位嫡妻博尔济吉特氏是大学士琦善的曾孙女,她的祖父叫恭筐,而祖母就是端康太妃(温敬皇贵妃)的三姑母。这样算来,婉容是端康太妃(温敬皇贵妃)亲姑姑的外曾孙女,这可能也是端康太妃(温敬皇贵妃)支持婉容的一个原因。
[其他]
根据郭布罗氏谱牒的记载,婉容的高祖父阿勒锦的嫡妻为布特哈正白旗倭勒氏高喀鼐之女,阿勒锦的嫡母则是高喀鼐之妹,阿勒锦之子即婉容的曾祖父长顺的两任嫡妻,则都是高喀鼐的曾孙女。这样连续三代与同一家庭联姻,或许是边疆少数民族高层的普遍现象,但是这也无疑增加了后裔继承遗传病的概率。根据当时人的记录,荣源本人即有轻微的精神疾病,“这似乎也是后来婉容患上精神疾病的远因。
——————————
1此段郭布罗氏谱系,整理自《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黑水郭氏世系录(外十四种)》《郭氏家乘六种》《爱新觉罗宗谱》。
2谨按,关于荣源的精神疾病问题,溥佳曾在《溥仪出宫前后琐记》中提到:“荣源平素有些轻微的精神病。”见文安主编:《清宫轶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第210页。另外,“皇后”婉容的精神疾病其实在天津静园时期已经显露,只是当时病情较轻而已。如孟克布音在《蒙古那王府邸历史生活纪实》一文中提到:“(那王的长孙女)由那王主持嫁与荣源之子润良为妻,并赴天津就亲……后来因长期伺候婉容皇后的精神病,不能回家,终因抑郁而亡。”可参见孟克布音:《蒙古那王府邸历史生活纪实》,《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第三节 “淑妃”文绣
[家族背景]
文绣出身廷弼系额尔德特氏,此系的入旗始祖名为廷弼,原为蒙古喀喇沁部人,归入八旗后被编入镶黄旗蒙古,其家族在乾隆年间因廷弼的玄孙和瑛而发迹。和瑛,号太莽,为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历任主事、按察使、布政使、侍郎、巡抚、尚书等职,最后以兵部尚书授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上书房总谙达,得谥简勤,是一代名臣。和瑛第三子名为壁昌,仕至两江总督、内大臣,得谥勤襄。壁昌之子恒福,仕至直隶总督,得谥恭勤。璧昌之孙、恒福之侄锡珍,为同治七年进士,仕至吏部尚书、都统。这种四世一品的门第,使得这一支额尔德特氏成为清中后期的名门之一,与旗人世家有着复杂的姻亲关系。例如,恒福的两位女儿嫁给肃王府的小宗,其中一位的夫君就是知名文人盛昱;恒福之弟同福的女儿则嫁给荣王府的奉恩镇国公溥楣;锡珍的女儿则嫁给庄王府的不入八分辅国公溥纲。这几位嫁到王公之家的女性都颇有文化,诗词字画样样精通,由此可见额尔德特氏一门的门风教养。1
[家庭情况]
与家族整体的门第相比,文绣本支的情况则有些微妙。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根据通说,文绣是同福之子吏部尚书锡珍的孙女,而实际上,根据大量额尔德特氏的《齿录》证明,文绣并不是锡珍的孙女,而是锡珍的嫡堂弟理藩院员外郎锡璋的孙女。富察敦崇在《皇室见闻录》内也提到:“淑妃乃司员锡璋之孙女,尚书锡珍之侄孙女。锡璋、锡珍乃同祖兄弟,皆总督璧良之孙也。”2
锡璋,为直隶总督恒福的第二子,监生出身,仕至理藩院员外郎,生有二子一女,第一子名为端恭,第二子名为端敬,独女则嫁给正蓝旗觉罗候补通判成翔。文绣即是端恭的女儿。
——————————
1本段额尔德特氏谱系,整理自《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乙未科会试同年齿录》《同治庚午科直省乡试同年齿录》《光绪八年壬午科顺天乡试同年齿录》《同治七年会试同年齿录》《末代皇妃文绣的一生》《爱新觉罗宗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