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小说啊……”他语气沉吟,“我倒是见过诗歌组的编辑,可问题是不管你这一摊儿。”
他说着,眼睛一转,把一旁的陈健功推了过来。
“这事你得找健功,他可是《燕京文艺》的老作者了。”
章耀中把林朝阳想投稿的想法告诉了陈健功,他爽朗的笑起来,“我算什么老作者,就是给刊物投了几次稿而已。不过朝阳你要是不介意的话,我倒是可以拜读一番大作,给你一些参考。”
林朝阳笑道:“那就多谢健功了。不过小说还没有写完,我也是今天恰好见到你们。这样吧,等我写完了小说,再去叨扰你,如何?”
“乐意之至!”
投稿有了领路人,林朝阳再次朝陈健功道了声谢,又跟大家聊了几句之后,眼见时间有点晚了,便告辞离去。
望着他的背影,查剑英问章耀中:“你跟那位同志很熟吗?”
“火车上认识的,林大哥的岳父是历史系的陶教授。”
刚才章耀中帮双方介绍时只通了姓名和身份,并没有介绍多余的信息。
“陶教授啊!”
陶敬法的名字大家都是听说过的,历史系的实力派教授之一,不过在外界名声不彰。
陶教授的女婿,这是中文系众人见到林朝阳的第一印象。
林朝阳回到家中时已经是晚上六点半了,陶母和赵丽正在往饭桌上端菜,见他回来,陶母脸色不虞。
“周日休息就知道在外面玩,作业都做了吗?功课都复习了吗?”
比林朝阳早回来了两分钟的陶玉墨挨了母亲两句骂,一脸茫然,要骂你早骂啊,我刚才进屋的时候不骂,这会儿要吃饭骂上了。
她心里委屈,但善于察言观色,很快便反应过来,母亲骂的另有其人。
莫名的给林朝阳背了个锅,陶玉墨把被母亲骂的怨气撒向了林朝阳,看向他的眼神又多了几分敌视。
陶玉书心思玲珑,对母亲的指桑骂槐心里门儿清,可母亲这种狡猾的损人方式,她也没办法多说什么,只能给林朝阳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
林朝阳很清楚丈母娘对他的意见,不过他觉得与其去讨好不待见他的丈母娘,不如将精力都花在对他青眼有加的老丈人身上。
职场小技巧:单位一把手就一个,站队要认清形势。
随口闲聊般的将自己今天的工作交代了一番,陶父认可的点了点头。
“你刚到单位,多帮同事顶班有助于团结同志。”陶父端起了碗,拿起筷子正想夹菜,又补充道:“不过也要注意尺度,不要被人当成是理所应当的。”
“您说的是。”
“嗯,吃饭吧。”
一家人吃饭,陶玉书给了林朝阳一个赞赏的眼神。
连着五六天时间,林朝阳已经慢慢的适应了燕大图书馆的工作,跟同事们也逐渐熟悉,摸起鱼来轻车熟路,心安理得。
图书馆的工作说忙很忙,说清闲也很清闲。一般早中晚最忙,因为这个时候学生不上课,乌泱乌泱的涌到图书馆来,借阅室和自习室里永远都充满了人。
等到学生们上课的时候,工作就清闲多了,偷闲的时候也比较多。
林朝阳便是利用这样的时间,完成了他第一篇短篇小说的创作。
小说光写完没用,得发表才有钱拿。
又赶上周日,林朝阳没跑去帮同事值班,而是拿着新鲜出炉的稿子往南走去。
32号楼是58年建起的灰砖简易楼,就在教授们住的小洋楼院落燕南园的南面。
在钟亭见面那天,陈健功告诉了林朝阳宿舍在哪,让林朝阳稿子写完了就来宿舍找他。
今天是周日,学生们没有课,走廊上有不少学生端着脸盆,脸盆里放的衣裳,想来是去水房洗衣服的。有的人则是提着洗漱用品要出门,这是去洗澡的。
还有人换上轻快装扮,成群走在一起,为首的腰间夹着篮球,这是准备去篮球场挥洒汗水的,陈健功就在其中。
“健功!”
林朝阳极其熟稔的招呼了一声,陈健功也报以亲切的回应:“朝阳!”
他心知林朝阳必定是来送稿子的,便对身边的同学道:“你们去吧,有朋友来找我。我不在,好好打,输的别太难看。”
“你不在正好,我们肯定能大胜经济系二十分。”他的嚣张被同学们怼回来,一群人嬉笑着分别。
陈健功领着林朝阳进了宿舍,又给他倒了杯水。
“看样子,稿子写完了?”
第18章 《燕京文艺》
两人坐在书桌两侧的椅子上,林朝阳直接将小说稿子放到桌上,“我没投过稿,对这方面不是很懂,麻烦你帮我瞧瞧。”
林朝阳并不认为穿越就是全能的,就好像他没办法把看过的文学作品完全复刻出来,只能凭借着散碎的记忆去拼凑,再加上点自己的创造。
陈健功笑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