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清平梦华录 第177节(1 / 3)

一只石狮子道:“不放人是可以,但不让副使……出去?”

“萧老爷!”另一只石狮子说,“您是不是对我们的能耐有什么误会啊?”

萧琨找遍全城,竟无早点摊开张,都怕出摊做生意时遭到禁卫军明抢。

开封人心惶惶,萧琨在回来的路上意外碰见黄英,黄英带着甜米酒与炸食,送往驱魔司去。

黄英说:“想到萧大人平日不做饭,今日与项老爷定买不到吃的。”

萧琨如释重负,忙道:“多谢。”

萧琨提着早饭回禹王台去,又在驱魔司外的深巷前,看见了数名武官,为首之人赫然正是李纲。

“李将军,不是我们不让你进,”那石狮子说,“我俩只是看门的啊。”

另外一个说:“对啊,你是国家栋梁,何必和我们两个石狮子一般见识呢?”

李纲见萧琨归来,显然得了昨夜项弦放火烧营的消息,此刻驱魔司于他们而言,地位又有所不同,忙道:“萧大人。”

“李大人请。”萧琨打开结界,带李纲进了驱魔司,其他人则留在外头。

项弦原已睡下,又被李纲来访吵醒,此时一脸生无可恋。

“起来吃早饭,”萧琨说,“黄英送来的。”

李纲也不多寒暄,说:“昨夜去放火烧营的,是项大人?”

项弦只不搭理他,掰开炸馓子,泡在甜米酒内喝了。萧琨则去泡茶,说道:“我正要削项弦的俸禄,罢他的官。”

“萧大人何出此言?!”李纲问道。

萧琨正色道:“因为他犯了杀戒。”

李纲坐下后复又解释道:“昨夜得到消息后,我马上朝皇宫请示,自康王议和归来,朝中便达成一致,等待金国退兵,不可轻举妄动,萧大人,这实在让我太难办了。”

平心而论,李纲承认昨夜是个极好的机会,若运气好,说不定将彻底扭转这次围城战的局势。但赵桓闻言色变,好不容易达成一致,决定和谈,怎么能让先前的努力付诸东流?于是极力阻止李纲出城袭营,乃至错失良机。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项弦道,“大军在你手中,能奈你何?归根到底,仍是你心不决罢了。”

萧琨厉声道:“副使!”

萧琨的用意很明显:该适可而止了。

项弦烦躁地示意:别再说下去,徒惹不快。

李纲正色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指,乃领兵在外,百里千里之途,而李某就在官家眼皮底下带兵,如何能做到?”

项弦本就烦得很,一夜未睡后刚入眠片刻,又被李纲吵醒,外加昨夜无功而返,正触了他霉头,当即朝萧琨道:“你把他放进来做什么?”

李纲自知理亏,道:“大人事先不曾知会我,乃至延误战机,要么今夜再来一次,出其不意?”

“免了,”项弦一口回绝道,“让赵桓自求多福罢。”

李纲叹了口气,萧琨做了个“请”的动作,示意你可以走了。

“但有一个好消息,”李纲又说,“种师中大人所率领的西军,再过几日便要抵达开封了,他手下有十四万兵力。”

“韩世忠呢?”萧琨虽鲜少与朝廷打交道,却约略知道情况。

“正在山西,”李纲说,“与完颜宗翰相峙,韩将军拖住了他们的部队。”

李纲走后,萧琨与项弦在榻上一同和衣睡了会儿,双方都并无心情。翌日项弦又在官署内奏琴,零星琴声传出。

数日后,种师中所率领的西军精锐抵达开封城外,金国这场疾风骤雨般的南下突袭,已陷入了僵持阶段,大宋各地勤王军陆陆续续出发,前来开封营救。

金国退兵了,完颜宗望带着大宋的天价岁币拔营撤军,有条不紊地北上,渡过黄河,回往燕云十六州。

退兵正值清晨,百姓们的高喊传遍全城,所有人都有劫后余生的感受。项弦与萧琨离开驱魔司,在龙亭湖畔一坐一站,望向万岁山皇宫,钟楼敲响晨钟,开封城经历此战,已显得疲惫不堪。

不少人家中钱粮被搜刮一空。又过数日,城门开启之时,百姓们争先恐后,逃离京城。

开封元气大伤,宋廷则开始迟来的清算,又是一番争执以后,定蔡京、李邦彦、梁师成等人为“六贼”,迎回南逃的赵佶。所有人心里都很清楚,赵佶弃城弃民而去,被带回开封后等待他的,将是软禁的下场。

金石局、花岗局等赵佶在位时设下的官署,则被统统取缔,只余驱魔司尚未定性,就这么先搁置。

赵构松了口气,朝项弦、萧琨辞行后,前往领地赴任,开始征兵、练兵以免重蹈覆辙。

“有人来了!”门口的石狮子喊道,“不认识的!”

这天出了大太阳,晌午时分,冰雪消融,项弦前去开门,发现是前来朝他们辞行的岳飞。

“两位大人,”岳飞只不进司,朝项弦一拱手,说,“岳某得走了。”

“去哪儿?”项弦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