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提到了刘盈,就顺嘴说一说他。咱也不知道他到底是遗传的谁,可能真的跟网友分析的一样,强势的父母会养出来懦弱的小孩吧。”明月对汉惠帝的看法就比较简单了,一个字,蠢。
一种说法是他真的心疼弟弟和戚夫人无法评价,清醒一点,刘盈!
另一种说法就比较合理了,刘盈不满于母亲临朝称制,但能力不足无法争夺回属于自己的权柄,只能用那些无脑的行为进行抗争。比上一种说法合理了一丢丢,但还是很蠢。
“刘邦蛐蛐着刘盈不类己,吕雉虽然没有说出口,估计心里也有一样的苦恼。但刘邦除了刘盈之外还有一大堆儿子,吕雉就比较惨了,只能硬着头皮把烂泥扶上墙。”明月不期然想到了阿武,“有很多人都说,但凡刘恒、刘如意有任何一个是吕雉的亲生儿子,她废太子肯定比刘邦废得更积极。可惜没有如果,对比之下,武则天是真的爽啊,三个儿子,外加一堆孙子,怎么折腾都折腾不完。”
“因为继承人的分歧,这对夫妻开始了他们的表演,你出招我接招,你来我往,几番博弈,最终,吕雉凭借商山四皓拿下胜局。”明月想到了可怜的韩信,为他默哀了三秒钟,“普通夫妻打架,可能会把家里锅碗瓢盆都给摔了,而帝后打架,不知道激流勇退的那群开国功臣们都遭了殃。”
“很难说他们不是故意的,毕竟刘邦作为皇帝,看这些异姓王一定很不顺眼,而知道自己亲儿子是个草包的吕雉,显然也不可能放任这些手握兵权的猛将们留到太子登基。”明月摊了摊手,“所以这两人明明正在争斗着,但遇到需要合作的情况,又丝毫不计前嫌地、非常有默契地合作了起来,行‘狡兔死,良狗烹’之事毫不手软,偏偏又都一副有苦衷的样子,简直是模板级别的势均力敌夫妻。”
“商山四皓其实也只是导火索,刘邦大概率是从这件事里看出了吕雉身后蕴含的能量,而初生的汉朝像呱呱坠地的婴儿一般,脆弱稚嫩,经不起更大的风浪了,因此,他才放弃了易储的念头。”明月感慨道,“所有的决定都与感情完全不相干,只有纯粹的利益考量。”
“至此尘埃落定,刘邦之前那么看不上刘盈,但一旦下定了决心,他便开始尽心尽力为太子铺路。他听从了吕雉的建议,生着病也要帮刘盈平乱,临终前又最后发挥了一下自己知人善任的才能,告诉了吕雉今后该如何用人。”明月想到刘邦去世前的表现,唏嘘不已,忍不住拉踩了一下那些寻求长生的皇帝,“刘邦很多地方都值得诟病,但有一点真的非常让人敬佩,他真的是一个非常洒脱的人,即使是当上了皇帝,也并不畏惧死亡,许多声名赫赫的帝王在年老之时都希望凭借丹药、仙道获得长生,但刘邦布衣三尺剑,生死由天命。”
“因为这次是讲吕雉和刘邦,所以刘邦去世之后的事情就简单地讲一下,不再赘述了。”明月总结道,“汉惠帝纵情声色,因病早亡,吕雉临朝称制,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百姓安居乐业,虽并未称帝,在《史记》之中却被单列到了‘帝王本纪’里,可见其政绩斐然。”
“但她追封了已逝的父亲和长兄为王,之后又接连封吕氏子侄为王,打破了刘邦定下的‘非刘不王’白马之盟,在吕雉病重去世后,吕家也因此被反噬,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明月最后才提及到戚夫人和刘如意,“至于子王母虏一事,首先刘邦还活着的时候,吕雉的对手是刘邦,刘邦去世后,戚夫人母子也完全称不上是政敌,完全是她自己作死,加上刘盈脑子有坑,才让这件事变得这么有名。”
“至于吕雉嫉妒戚夫人得宠的说法,就更加离谱了,刘邦自己都不会这么认为吧。”明月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评价吕雉和审食其之间的事。
他们之间是真的有感情,还是后世杜撰抹黑的奸情并不重要。
毕竟对于吕雉而言,她还有许多更加重要的事情,诸如权力、天下、子女、吕氏等等。
想来聪明如刘邦,也不会看不出这两人之间的猫腻,他自己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又何必把这事太当回事呢。
第31章 当垆卖酒,破镜重圆 恨不得下一世,你……
汉朝君臣都长舒了一口气:总算是讲完高皇帝和高后了。
有一说一, 明女郎所讲都是事实,并不曾偏颇,但这也让他们更加尴尬了。
好在, 她虽然对高皇帝的私德几番批判, 却认可了他的能力和正统性。
虽然有为吕后打抱不平之语,但也在他们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尤其是讲匈奴那一段,那句诗一出,朝野对于再战匈奴的士气应该会有所提升。
至于接下来要讲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就完全可以当做是调剂了。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明月抑扬顿挫地念出了伟人的这句诗,“但其实咱们刘小猪, 是个文艺青年来着。司马相如本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过我们今天不是讲他因赋被刘彻看重的升迁史,而是讲他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
“她方才叫我什么?”刘彻不可置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