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年纪,就算刘邦年纪比他小,只在幼年时见过他一面,而现在他们身处汉朝,这岂不是说,秦朝并没有传多长时间?甚至,只传了二代或者三代……
这个可能让嬴政眼前一黑,一旁蒙毅脸色大变,就要呵斥刘邦,直接被嬴政一个眼神止住。
“没想到你还见过始皇帝,你见时候的多大?”嬴政垂眸,状似不经意间问道。
“哈哈,说起这个,我跟始皇帝就相差三岁,那时候我还是个吊儿郎当的闲汉,始皇帝就已经是一统天下的共主,谁能想到多年以后,秦始皇死了,秦朝灭了,我刘季不仅活着,还成就了一番事业。”
“怎么,兄弟你这么关心秦始皇,可是秦朝的皇室宗亲?”刘邦看着嬴政眯眼道,敏锐察觉到嬴政对秦始皇事情的在意。
“我若说是呢。”嬴政直接承认道。
谁知原本还一脸严肃的刘邦“噗嗤”一声笑出来,直乐不可支的拍桌子,“别逗乃公了,这是乃公今年听到的最有意思的笑话了,谁不知道秦朝赢氏的人先是被胡亥自灭满门,后来又被项羽屠了一波,现在世上早就没有秦朝的皇室宗亲了!”
“你但凡说个其他的贵族名字,乃公也不会觉得这么好笑。”刘邦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是吗……很好笑?”嬴政眸色冰冷道。
项羽是谁嬴政不知道,胡亥是谁他却是清楚的。
“来,跟我好好说说这件事。”嬴政怒极反笑道。
刘邦心里有些发毛,声音渐止,眸色深处变得深沉不已,不对劲,真的很不对劲。
“你要是说的好,你们今天这顿饭我请了。”嬴政道。
“兄弟你早说这句话不就好了!”刘邦激动的拍桌道,心里把感觉到的那点不对劲扔到九霄云外,因为说的又不是他的家事,损害不到他的利益。
正好食物端上来,刘邦豪爽道:“来,咱们兄弟两个边吃边说,这件事还要从秦始皇三十七年说起……”
第6章 馒头和小笼包3
秦始皇三十七年?嬴政眯眼。
他泰山封禅是二十八年,也就是说,此时距离他和大秦发生巨大变故还剩不到十年。
“……秦始皇三十七年,崩于沙丘,他临死前传位长公子扶苏,却没想到李斯和赵高两个合谋,篡改遗诏名字为最小的公子胡亥,又以秦始皇的名义赐死长公子扶苏,要我说那扶苏也傻,收到旨意以后连反抗一下都没有,就直接自刎,要是换做我,肯定当场反了他,并杀回咸阳!”刘邦慷慨激昂道。
嬴政伤感的情绪被刘邦打断,虽然他也气愤扶苏的“顺从自刎”,可是刘邦说的造反,又谈何容易?
想也知道李斯和赵高会隐瞒他驾崩的消息,从而趁机诛杀扶苏。
也就是说扶苏并不知晓自己的死亡,很大可能并不会怀疑旨意的真假。
既如此,那当时扶苏又是怀着怎样心情“自尽”的?嬴政眉心蹙起。
不过他很快就顾不得好大儿的身亡了,因为胡亥登基了。
“就不说随后很快步长公子扶苏后尘的蒙恬将军,就说胡亥为人心性残忍、昏庸,登基之后,朝政被奸人赵高所把持,他自己在后宫每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这也就算了,他还加重本就苛刻的刑法,让黔首们再也活不下去,以至于大秦各地黔首暴动反秦,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声音。”刘邦压低声音,语调故意抑扬顿挫道。
他本来是想给嬴政带来震撼,却没想到听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嬴政连眉头都没挑,毕竟这是句实情,就连他秦朝的先祖非子就是为周天子养马的出身。
还有他朝堂之上,也不全是贵族出身的官员。
对于嬴政来说,这句话并没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随着这个声音发出,那些随之附和响应这句话的反秦行为,那是被秦法镇压许久的滔天民愤……若是没有被压抑的民愤,任别人再喊多少口感,秦朝也不会动荡。
嬴政闭上眼睛,声音低沉,“李斯呢?他辅佐胡亥上位,就这么放任胡亥胡作非为?”
“哈哈,李斯自作自受,他辅佐胡亥成为秦二世,却不知胡亥上位没多久就把他一脚踢开,把李斯入狱屈打成招,并诛其家族,最后李斯受五刑后被腰斩。”刘邦幸灾乐祸道。
嬴政头疼,“那皇室宗亲和其他朝臣呢?”
只要他们联手,未必不能把胡亥从二世的位置上弄下来。
当然嬴政也知道这是妄想,他们要是成功了,秦朝也不至于灭亡了。
“胡亥生性冷血残暴,但可不傻,他当然知道皇室宗亲是他的一大威胁,所以一登基,就迫不及待的戮害同胞手足们,那些公子的下场就不说了,就是那些公主也没有逃过,全都惨死。”说起这个,刘邦唏嘘道。
虽然他是因为秦朝暴政才有机会得了天下吧,可对胡亥这种六亲不认的人,他真看不起。
“连公主们他都杀了?”嬴政眸子深处满是冰冷,如果说杀公子还是维持他的皇位,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