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的同期们相差的年龄可是整整八岁。除非他现在就?一次性跳级到高中, 不然怎么也赶不上他们毕业的速度。
可就?算是再怎么自由奔放美?利坚, 也不允许小学生直接跳级到高中的。事实上,与日?本相似的,美?国虽然制度上允许跳级, 但国情上却是不建议这么做的。
跳级的孩子会失去与同龄人的社交,因为年龄问题还可能?难以达成各年级阶段的学习任务——比如高中时的社区服务。
但不管再怎么建议,至少它的制度是允许的。而在日?本却是明确标明了上学的年龄, 严格限制了跳级的行为。就?算你再怎么厉害,不到18岁也没法上大学。超过18岁倒是可以,每年都?有不少为了理想大学而追梦的复读生。
只是萩原研二的目标过于明确,他就?是为了提前走?上工作岗位而做出的改变。至于这个改变能?不能?真的达成他的念想,也只能?先试试了。
身为萩原研二曾经的同期,他们当然知道萩原研二的内芯是个成年人,可其他人不知道啊。明白萩原研二有多“成熟稳重”的萩原夫妇,他们或许对儿子能?够在异国他乡好好生活有自信,可美?国的政策不允许。
所?以,他们需要一个成年人作为萩原研二在美?国期间的监护人。
你问萩原研二的父母为什么不去美?国照顾他儿子?因为萩原汽修厂和萩原货运的老板分别是萩原先生和萩原太太。这两家公司,一家是因为萩原研二的“高瞻远瞩”提前避免了破产危机,另一家是托了萩原研二的福建立起来的新公司,正是离不开老板的时候。
可萩原研二手上也有一家公司,还是三家公司中规模最大的一家。确实,他作为萩原株式会社的实际管理者,理论上是不适合离开本土的。不过,一来萩原研二本就?只负责指定公司的运营方向,自己并不实际参与生产,离不离开影响不大;二来公司还有这么多股东,只要任何一个扛起责任来,都?能?让公司继续运作下?去;三来就?简单了,现在网络如此?发达,萩原研二完全可以“居家”办公。
说了如此?多的理由,总结一下?,就?是萩原研二想去美?国留学,而他父母去不了。为了达成小儿子的愿望,就?只能?委托一个可信的人作为临时监护人,一同前往美?国了。
而这个人选,兜兜转转,落在了松田阵平的头上。
刚好,松田阵平不知受了什么刺激,说要考上最强理工科学校,麻省理工学院。
更刚好的是,松田阵平刚为了完成诸伏景光的委托,增强网络信号,组装了卫星,找了日?本唯一有能?力发射火箭的公司送上太空了。
有了这样?的成绩,就?算是世?界顶尖的院校也会对松田阵平的入校申请多一分重视。
两位曾经的同期即将前往地球的另一面,给?留在东京的人带来了一丝惆怅。
“这样?也好,”诸伏景光略作思考,开口说了这么一段话:“他们在组织面前暴露过身份,尽快离开是正确的。”
组织可是为此自毁了一个基地,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不可能?不找罪魁祸首的麻烦。
诸伏景光和降谷零将沿路的监控录像、购物数据之类的证据销毁,但百密一疏,难免会有一些路人、一闪而过的倒影,甚至刚好路过的卫星记录下了他们的外貌特征。这段时间避避风头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既然伙伴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诸伏景光便不再纠缠不休,将重心放在了自己的学习生涯上。重温基础知识,然后通过刷题纠错,巩固部分特殊知识。
他和降谷零还有许多竞赛,竞赛的考题是超过高中知识的,入学考试必然不会考。竞赛的题目没有范围,难度又高,为了它专门学习性价比不高。很多高三学生会放弃竞赛,专心复习。但诸伏景光、降谷零和其他学生不同,他们有搞定竞赛题的实力,因此?参加竞赛失败的风险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