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按着往常,太医署王署正这时候就该功成身退了,对于他和太医署的功劳,武帝乃至朝官自然会记在心中。
本来王大档都要上前高声:“无事退朝”了的时候,突然穿着绯色圆领袍的徐敬真站了出来。
身为世家子却与家族割裂,自投武帝麾下,把刀挥向生养自己的世家之上的徐敬真,在这朝堂之中可实在是个显眼包。
“徐协理,这是有本要奏?”
徐敬真不紧不慢的低头躬身行礼,然后抬起头对着上首的武帝道:“圣人,刚才王署正说的另一条,为了未来人口计,阖该提高女娘的婚嫁年龄,好让女娘能够在身体长成之时再为我大唐繁衍人口。
如此,让我大唐人口繁盛,走向昌盛。”
听徐敬真说到这儿的时候,王署正那张刚刚还笑的像一朵盛开的大菊花的脸一下子就耷拉了下来。
王署正本来的意思就是主要要提这禁止近亲婚配的事儿,带上一嘴提高女娘的婚嫁年龄,最好众人都忽略这一条“提高女娘婚嫁年龄”的事儿,于他而言,太医署有功,他就有功,那就是皆大欢喜的事儿了。
本来就都好,武帝也没张张着非要去让“提高女娘婚嫁年龄”这一条与众人讨论,可谁曾想徐敬真这个不是个好的,竟然还单独对着武帝提了这一说来!
“哦?
徐协理如何看这一条呢?”
“圣人,这按着王署正所说,自然是提高女娘的婚嫁年龄,切实的让女娘在身体长成之时,能够孕育出健康的子嗣来才是应该。
臣提议把这一条也纳入律法之中。”
未等武帝发话,就有一留着美须的同样是五品绯色官袍的郎官儿站了出来,他先是对着武帝行了一礼,然后站起身回头对着徐敬真直接破口大骂:“荒唐!
无知!
愚昧!
徐协理当真是昏了头!
若是提高女娘的婚嫁年龄,哪怕就是提高一岁,那这一年之间就要少生多少婴孩?
这一年之间这些不出嫁的女娘们的赋税要谁去承担?
且,这一年又要有多少男子娶不到妻子?
如此种种,徐协理可曾想过?
难道徐协理就都能承担起来?”
第601章 博弈(吵架)
留着美须的礼部郎官儿那一脸光明正大的指责,可真的是大义凛然,瞧着就像是个为国为民的好郎官儿似的。
这位礼部郎官儿是朝中儒生的里的代表人物,他家最为出名的事儿,就是在明知结亲的人家的郎君是个病秧子的前提下,为了言而有信仍旧是把女儿嫁了过去。
不到一年,那家郎君就归了西。
这要是按着正常心疼女娘的人家,阖该把女儿接来家,过上一年就可再议亲了,找个好人家再嫁女就是了。
且当初这位礼部王郎中非要把自家女娘嫁给病秧子的事儿,就在上层各家里头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有人就说:“就算是为了君子守诺,可那郎君是个病秧子,哪里就能真的舍得让自家女娘上门去守活寡来?
完全可以取消婚约,从钱财或是其他方面补偿对方就是了。
哪里好白白送自家女娘去遭罪?
就那么耽搁女娘的一生来?”
最绝的就是,王郎中确实是在男方死后从男方家接了自家女娘归家,但他并未让自己的女儿再次出嫁,反而是在家修了佛堂,让自家女娘进了佛堂做了在家的居士来。
竟是不让自己的女儿再次出嫁了!
这是人干事儿?
哪怕是礼部侍郎或是礼部尚书两人对着王郎中的所作所为都得直摇头。
两人都暗地里表态过,认为王郎中这事儿做的实在不是为人父应做的事。
所以,朝堂中的众人看到王郎中出言问诘徐敬真后,众人面面相觑,鸟悄的话都不说了,就看两人这场戏要怎么演下去。
武帝坐在上首更是饶有兴趣的看着徐敬真和王郎中,她倒要看看徐敬真会怎么辩驳王郎中的诘问。
只见徐敬真先是对着王郎中行了一礼,然后站起身带着歉意的说:“王郎中说的是十分在理!
可就凭王署正今日拿出的消息来看,这女娘得是等身体长成后,方可在初产之时才能生出健康的婴孩来。
若不然,就算生下婴孩来,养不住,不照样没甚用?
且还耽搁了女娘自己的身体健康,不说这对女娘的身子造成的危害,是不是会影响女娘生产下一胎来,只说女娘虽不比男子力大可耕种,但想必王郎中该是知道因着施将军攻打西突厥大获全胜,咱们大唐与西域就要进行大规模互市了,而在这互市之中带来的商贸活动是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做。
这其中,就有喂养牛羊,还有收拾羊毛编制成毛衣的等活计。
更别说,长安城外的布坊、染坊、羊毛坊需要的女娘多的都不计其数了。
王郎中,女娘并非只有生育一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