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222节(2 / 3)

人全部配药后自行回家,空出床位方便我们继续接诊下一批病人。”

林三七这个数据报出来,在场所有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外行可能觉得这个数据也就那样,这不是还有几百个人在发烧嘛。只有内行才知道,这个数据有多夸张。

一场热症为主的瘟疫,你能让大多数病人一天内就退烧回家,这绝对称得上一个医学奇迹了。

如果换了往年,一场瘟疫下来不知道要死多多少人。

1940年北平同样爆发的一场一模一样的瘟疫,死亡人数达到了3万多,在医生们眼里,这才是正常的瘟疫,瘟疫怎么会不死人呢?

屠院长听到这个数据,心跳都加速了几分,同时质疑道:

“林三七同志,我不知道你们用了什么药,我也相信你们一天之内可以让大多数病人退烧。但疾病都是有规律的,容易反复的,你就这么肯定这些病人后面不会重新发烧?”

林三七对甲流这种传染病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甲型流感对药物的敏感度有点极端

要么是对玛巴洛沙韦和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一点效果都没有,吃了白吃,持续高烧,最后等自己痊愈。

要么就是一吃就灵,马上见效,且不会反复发烧。

所以林三七才敢这么笃定地让已经退烧的病人回家去了,因为他自信这批病人病情不会反复,至于人虚,这就需要粮食去调理了,不管医院的事情。

其实理论上这些病人集中起来管理更好,可以防止他们回家去扩散病毒。

可惜1960年不是2023年,这个时代的国家没有财力和能力去建仓方仓医院,别说药物了,光是供几千几万人吃饭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当然林三七也防了一手,每个回家的病人都给了几包退烧药粉。

屠院长突然挽住了沈院长的肩膀:

“老沈,来,说说你们用了什么药?明明之前你们的中医治疗疗效不是很明显,怎么一夜之间突然开窍了?我十分好奇。”

沈院长得意扬扬地反问道:“怎么样?现在你承认你们西医不如我们中医了吧?”

林三七心想:老大你别吹牛了,咱们其实用的还是西药……

屠院长也光棍,没有作任何狡辩:

“医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有效就是有效,这个我不否认,只是我奇怪你们中医找到什么法宝了?还是说哪味中药材对这次瘟疫有奇效?”

沈院长轻咳了一声:

“你想知道我也不能告诉你,这是林家祖传的独家秘方,林家人肯及时出手已经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帮助,咱也不能要求太多不是?”

现在整个中医院的人都知道,给病人服用的汤药,基药就是一味简单的金银花。

至于林家人用了什么秘方谁也不知道,毕竟林家人是关起门来添加秘药。

秘方具体是什么成份组成,也有不少医生私底下在研究,研究来研究去,别说大概啥成份了,连一味药材都品尝不出来。

叶副院长听了有点可惜:

“啊呀,这可是好宝贝呀,这秘方不但疗效好,而且还可以批量使用,简直就是抗击瘟疫的不二选择啊。”

这时候卫生局这边的平水龙冷不丁插话道:

“既然是对瘟疫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这种秘方就应该上交,下次再有类似疫情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去,这样就可以挽救回多多少国人的性命啊。”

这话音一落,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显然大多数人都同意这个说法,包括协和医院的医务人员。

但中医院这边的人可就脸色各异了。

中医和西医不同,西医不存在秘方这个说法,顶多就是“特效药”的说法。

而且西药的成份是需要公开的,如果不是专利法保护,复制一只西药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看看印度阿三做的事情就知道了。

但中医是有“祖传秘方”这个说法的,你可以说中医狭隘,不够博爱,但中医行内的规矩,就是祖传的秘方概不外泄,绝不公开。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现场唯一的林家人,林三七。

林三七准备装死,假装没听到。

废话,他这个所谓的秘方压根就不是中医,而是来自后世的黑科技。

一只药物的诞生,涉及到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物技术学、药理学、临床药学等等多个学科。

就凭1960年国内的科技和药物提炼技术,根本就没办法造出玛巴洛沙韦和奥司他韦。

西药生产还是工业产业链里面的一环,需要多个工厂共同配合才能制作出来,中间的复杂程度,根本不是一个原始人能想像的。

否则为啥沪海制药三厂的青霉素原料还要向国外进口?因为他们连原料都造不出来。

聪明人看到林三七不吭声,就知道这已经是林三七用沉默来拒绝了。

可是平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