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154节(1 / 2)

此时帝国双璧尚未归朝。

币制改革尚在进行中,修法、治河尚未开始,汲黯也还没回到长安。

结果这李世民就已经开始在施行科举?

不过李世民遇到的问题,大汉也会遇到。

能提前得到解答也不错。

【秦念:先试点。先择一部分区域进行试点,发现问题也能及时改进,再逐步向其他地方推行。】

【李世民:有农人称子女不能入学,农家幼童亦需参与耕织之事。】

【秦念:农忙时学校放假,农闲时开学。幼童入学包吃,强制入学,父母不让子女入学就入刑。】

李世民让官吏将秦念之策尽皆记录。

秦念如此流畅应对,必是遇到过同样的问题。

有李世民为先,其余人也尽皆让百官商议哪些事务需要询问秦念。

距离天幕初次出现,已有三十日之久,各朝许多新政都出现了问题。

………

“后世秦皇竟如此博学。”

武照感慨道。

始皇帝基本不言,但其余八名常驻皇帝提出的问题各有不同,涉及方方面面。

李治不能发言,此时只能旁观天幕的言论。

好在他们遇到的问题也多是太宗皇帝遇到的问题,虽然不能问,但也能看到秦念的回答。

………

嬴政不问,是因为他的问题最多,后世皇帝问的所有问题,大秦都会遇到。

那就没必要问了。

待到他自身的话题,再将其余皇帝未曾提及的问题逐一询问。

………

同事们问的问题越来越刁钻,很多都是秦念从未涉及过的领域。

好在她可以依靠搜索引擎来查找答案。

这群扮演者该不会每个人都在认真推演剧本吧?

有些问题小众到她只能在专业论文中找出答案。

这沉浸指数也太高了。

【系统:今日话题已关闭,全员禁言。】

秦念松了口气。

哪里是什么自由讨论,这分明就是答疑环节。

显然,甲方并没有给她留闲聊的漏洞——

群里的皇帝人均工作狂,根本不会浪费时间在闲聊上。

同事们的扮演非常符合人设。

【甲方:明日话题:武曌。】

【甲方:请提前做好准备。】

第88章

【今日话题:武曌。】

【相关皇帝加入群聊:李显、李旦、李隆基。】

景龙二年, 安乐公主下嫁武延秀,仪仗从宫中出发时,李显及韦皇后到安福楼观看。

此时天生异变。

天幕排榜, 李显看到自己的排名大惊失色。

………

同样因排名而脸色骤变的是正打算将皇位传给太子李隆基,再自称太上皇的李旦。

说是内禅,但李旦决定依旧把控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及重大刑狱事务,其他政务才会全权交给李隆基。

等他成为太上皇,依旧是他称“朕”,身为皇帝的李隆基自称“予”。

说是禅让,实则是李旦制衡太子与太平公主的手段。

自己声誉排名不高,李旦并不觉得有多奇怪,他自觉就是平庸之君。

令他大惊失色的是李隆基竟然位列昏君之列!

………

与此同时, 李隆基位列第二的民心降到十名开外。

开元二十八年, 此时连年丰收, 京师的米每斗价格不满二百文。

天下太平安定,即使行走万里也不用携带兵器。

正是大唐极盛之时。

天降双榜,当大唐百姓看到当今陛下那标红的名字竟然位居昏君之列,凡是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 都心生恐惧。

但大多数的百姓并不了解历史, 故而李隆基的民心排名下降得不多。

李隆基脸色极其难看。

此时正值朝会, 随陛下走出大殿看到天幕的百官亦皆震恐。

………

李治猛然看向自家的皇后。

武照倒是想要为自己辩解,但在此刻她已明白没有辩解的必要。

如果只是武姓族人篡位,相关皇帝中就不应出现李显,甚至还出现了李旦李隆基二人。

从此前的话题来看,“相关皇帝”皆为至亲。

武曌、武照, 甚至还同音。

今日是天幕十日之变, 已经返回长安的李治于大殿外召开朝会。

大唐的文臣几乎全是儒生, 二十日前见秦念道出儒家种种弊病后,众臣皆还在茫然之中。

茫然于不知儒学中还有多少谬误。

倘若以往得知皇后竟然篡位称帝,他们此刻必然已经皆在死谏。

可如今儒学错谬未清,再见皇后之声誉竟然还在陛下之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