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被宋持砚看出来的。
不知为何,只要想到他那冷峻的脸,她就会很谨慎。
田岁禾唤人端来一个水盆,信封过半扔入水中。现下可好了,半封信已被水泡得看不出样子。
宋持砚回了家,院里静悄悄的,田岁禾正对着一封被泡坏的信发愁,眼睛发红,似乎哭了一场。看到他也根本不敢抬起头。
“阿、阿郎……”
宋持砚快步走到她身前,手放在她肩头,低声问:“怎么了?”
她的头压得越低:“我……我今儿洗帕子的时候不小心把你的信打到水盆里了,我把信封拆开想把信取出来晾一晾,但好像坏了。”
宋持砚凝着的眉舒展,“不过一封信,不必在意。”
田岁禾仍低着头不敢看他,不安道:“你快看看信上有没有别的什么,会不会耽误你的事啊……”
她紧张得连声音都在打颤,宋持砚取来信一看。
只有寥寥几句还不曾被水浸湿,都是些家常话,仅开头的“阿弟亲启”也可看出是长姐所写。
长姐无故给他来信做什么?
宋持砚继续翻看信纸,从晕开的字迹中看到近似“三弟妹”的字眼,眸中神色逐渐沉凝。
他转头看了田岁禾一眼,温和问她:“可知是谁写来的信?”
田岁禾茫然摇头。
“不知道,他们说是大小姐写的,但我记不清……”
她之前没跟他提过有关宋玉凝的记忆,本身这些记忆也很模糊,宋持砚凝视着她轻颤的睫羽,不好判断她的胆怯因何而生,换一番情形或许轻易就能辨别,但事情总是一到她这里便会变得棘手。
他把信随手扔了:“好了,没事了,只是寻常问候的家书。”
他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把她揽入怀中,不顾她稍显生涩的身子,轻轻拭去她眼角的泪意。
“哭过了?”
田岁禾茫然摇头,“没哭,是急得,怕你怪我。”
她脸埋得越发低,过了好半晌,垂着睫低声说:“但我好像看到写了三弟妹,是说我么?”
宋持砚稍一停顿:“是。”
他打量她神色,未从她眼里看到出去怯懦之外的情绪,始终不大放心,也笑自己多心。
在她额上落下一个吻,他低声而郑重地说:“但你不是三弟妹,是我宋持砚的妻子。”
修长的手落在她的腹部,顾及他手的重量而克制地不施力。
“是你我的孩子。”
田岁禾被他说服了,安静地点点头,揪住他的衣摆:“……那你昨晚怎么不回来?我又做噩梦了,心里很不舒服,但你不在。”
宋持砚见她并不揪着此事不放,甚至比以往更依赖他,眉宇间的霜雪融化,有冰消雪释之态。
“昨夜去办一件公事,办完了便可以离开此处。”
“离开?”
田岁禾不解地环顾四周。
“又要去哪?能回山里么?我不想总搬来搬去。”
宋持砚扶着她满头青丝,让她的贴着他心口,“不回山里,你若喜欢这处小院,留在此处也可。”
田岁禾没说什么。
她转过身,轻拥着他低唤:“阿郎,阿郎……”
宋持砚便知道她今日的低落约莫是隐约想起三弟。
这层窗纸撤去也不是,不撤亦会自行腐朽,他对此毫无办法,只能敛下心绪应着:“嗯,我在。”
因为公事忙碌,在家待了片刻宋持砚就又出了门。
他出门的时候,田岁禾刚午觉过,他人才一走,她也跟着睁开了眼,眼里还有浓睡的痕迹,那双眸子茫然更深了。
她刚刚又做了那个梦。
哦不,不是梦,是她的混乱的记忆,更清晰了,清晰得她今日再也无法自欺欺人地回避。
她、她就是信里的三弟妹。
可宋持砚不是宋家的三公子,他是宋家大公子。
是阿郎和她的大哥。
阿郎死了,他死在了大山里。而她腹中的孩子是在阿郎的娘亲郑氏提议下与旁人“借”来的,要私下充当阿郎的血脉。
这个旁人不是别的人,正好就是宋持砚,阿郎的哥哥!
她一看到就腿软的大伯哥!
田岁禾双手捂住脸。
迷蒙的意识如潮退下,过往的记忆展露在河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