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看到这句话,刘秀就知道未来的自己是怎么回答。
【刘庄:阿父笑答:“天子不与白衣同。”于是赐钱三十万。】
刘庄再次强调“赐钱三十万”这件事。
以表明阿父非常赞赏董宣的骨气——
阿父是圣德之君,并没有因为受到忤逆而迁怒于董宣。
【秦念:董宣把这三十万钱都分给了下属官吏。他当了五年洛阳县令,享年七十四岁,卒于任上。死时只有粗布被子盖着尸体,家中只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刘秀因此感叹:“董宣廉絜,死乃知之!”】
秦念相当欣赏董宣。
东汉初年敢对世家大族动手的官员真不多,比如河南尹张伋显然是刘秀的亲信,却在度田令时倒向世家。
当时的世家极其张狂,公孙丹建造新居,占卜的人说会有死人的灾祸,公孙丹就敢让他的儿子杀路上的行人,把尸体摆在房子里避劫。
时任北海国相的董宣杀了公孙丹父子后,其宗族三十余人拿着兵器到官府喊冤。
——这不叫喊冤,因为根本没有冤情,这是威胁官府。
因为公孙丹曾经依附王莽,董宣担忧他们与海贼勾结,就把这些人全杀了。
董宣被征到廷尉受审,因滥杀无辜被处以死刑,他即将被处刑的时候,是刘秀派使者驰往刑场将他救下,但他也因此被贬为宣怀县令。
从郡国国相贬到县令、升江夏太守又贬为洛阳县令,仕途起起伏伏,搏击豪强之心却从未更改。
第152章
【刘秀:谢秦皇相告。】
刘秀诚心道谢。
如此廉洁的能臣, 却卒于县令之职,实在可惜。
【秦念:在外戚的处置上,你完全比不上你儿子。在你的“恩宠”下, 阴丽华的弟弟阴就诈骗皇子千万钱却不受罚,阴氏一族居然还出现了敢杀你女儿的人——要不是刘庄对外戚处置得当,阴丽华的名声算是被你毁完了。】
郦邑公主刘绶是汉光武帝刘秀之女,嫁阴就之子阴丰。
“公主娇妒,丰亦狷急。永平二年,遂杀主,被诛,父母当坐,皆自杀, 国除。帝以舅氏故, 不极其刑。”
阴丰居然敢杀公主, 可见阴氏一族有多张狂。
汉明帝刘庄的反应相当迅速,逼阴丰及阴就夫妇自尽,除其国。
刘庄对外戚是“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 阴氏一族就此没落。
这才是真正的限制外戚。
汉光武帝不喜外戚乱国, 为此将吕后移出高庙, 但他限制外戚的手段却是“后族阴、郭之家不过九卿,亲属荣位不能及许、史、王氏之半耳”。
所谓的“不过九卿”,事实上刘秀曾想让阴丽华的哥哥阴兴当三公之一的大司马,是阴兴叩头流涕推辞,才让阴氏一族止步九卿。
可以说限制了, 但没完全限制。
【刘秀:?!!】
大惊之后, 刘秀连忙询问是谁敢这么做, 但被天幕所阻。
显然这等罪行发生在阳儿即位之后。
想到对外戚的恩宠,居然不仅导致自身被讥讽“心尖上的外戚”,还致使女儿被杀、阴丽华名声受损……
刘秀已是冷汗涔涔。
他分明在提防外戚,却因私心致使阴氏一族骄狂至此!
阴就诈骗皇子千万钱,此事尚未发生,但刘秀已经明白他绝不能再放纵外戚。
此时阴丽华脸色骤变。
弟弟阴就诈骗皇子千万钱,更有族人杀害公主……
她记得赵匡胤在皇后死后包庇其弟,致使帝后皆被后世唾骂。
不行,她必须劝谏陛下,不能再恩宠家族。
这不仅会使得陛下为后世所讥,更会引发家族大祸!
【刘庄:外戚之过,阿母并未参与,与她何干?】
【秦念:你因一人之罪给人诛族的时候,怎么不想想其中多少人无辜?】
【刘庄:……】
【秦念:家族因阴丽华得势,她却不去约束族人,家族的过错当然会反噬其身。】
既然刘秀是因为阴丽华而纵容她的家族,秦念就打蛇打七寸:
外戚家族的过错,会被后人视为阴丽华的过错,剧本中的刘秀就该掂量着来。
其实阴氏一族最大的族祸还不是刘庄限制外戚。
阴识的曾孙女是汉和帝刘肇第一任皇后,邓绥入宫后受宠,阴氏就用巫蛊之术诅咒邓绥,甚至在刘肇病危时扬言“我得意,不令邓氏复有遗类”。
也就是想要族诛邓绥。
结果刘肇没死,病愈后废黜阴皇后。
阴氏的父亲自尽、弟弟阴辅被杀,弟弟阴轶、阴敞及家属被流放日南郡比景县,阴氏宗亲也全部被免官遣返回乡。
邓绥临朝称制后,将被流放的阴氏族人赦免,让他们回到故郡,归还资财五百多万,但阴氏一族因此彻底没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