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类灵魂的最初形态,也就是原初人类。
只要掌握得当的方式,人类就可以打开这把锁,而目前所知的能打开锁的方式,就是光明教派的信仰。
准确的来说,打开锁的方式并不是信仰本身,而是教派之中流传着的其他事物:
比如祷告的经文,密传的符号,超度的仪式,传说的讲述,神像的样子……
当这些因素聚集在一起,每天都在这些元素的包围之中生活的人,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触及到灵魂的本源。
到达这个阶段之后,只要加以引导,教众就有可能获得本属于原初人类的些许能力。
●这些教众,被称为拥有了“原初的资格”。
这种能力被称作“仪式”。
这份能力也并不是什么“神赐”,它本就是人类灵魂自带的潜能,只不过教派将这种潜能开发出来了而已。
“嘶……”
林铭觉得这个说法有些细思极恐。
如果事实真的如此,那就说明人类其实可以更强。
就好像在人类繁衍的过程中,有人刻意的从中作梗,弱化了人类的强度一样。
林铭继续看下去,发现获和司青在做的事情,就是通过教派的这些具备“原初资格”的人员,重新获得那种被称为“仪式”的能力。
在司青的笔记中,写到教派的仪式似乎试穿过相当久的时间,但是又在司家的家传古籍里找到了一些相关的记载。
然后获将二者进行了整合,发现了司家的祖上其实也是原初资格者,并且司家的古籍里完整的记载了原初资格者应该怎样启动仪式。
而接下来,司青就开始按照获的要求,开始了研究。
虽然司青没有明确写出获的要求,但是从研究的方向也能推断出来,获的要求是,将自己的灵魂进行补全,使其成为更“完整”的存在。
可能是因为获得需求提的不是很精确,林铭发现司青在笔记里有相当长篇幅的对“完整”这个定义的分析。
司青最后对获的需求分析结果是,他认为获想要让自己的灵魂变得更稳固。
后来在司青的研究过程中也确实发现,人类的灵魂,是纯色的,而魔神种的灵魂,是混杂的。
但是在描述获的灵魂的时候,司青打了个问号。
然后就是关于面前这个巨大装置的说明了。
这台装置,是司青想出的最终解决方案。
因为“仪式”需要光明教众来启动,但是每次启动仪式,都会有教众承受不住仪式对灵魂的压力而丧命,所以司青就想到了一个办法:
用机械,来替代人类。
司青在之前的实验里,已经能做到让教众的生命力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成为就算受了致命伤也不会立刻死亡的存在。
然后司青将这种生命力经过加强的个体作为仪式的发动者,就能做到用同一批教众多次启动仪式的目的。
以此为基石,司青造出了这个装置。
这个装置里的人类组织,其实,都还算是“活”着的。
他们的灵魂并未消散,而是作为能源启动着一次又一次的仪式。
可就算如此,这些灵魂也终究会消耗殆尽,他们需要新的光明教派信仰者,需要新的拥有原初资格的人来作为这台装置的能源。
所以司青才在今天启动了机器,就是为了探明东成只能还有没有隐藏的教众。
然后,乌塔就被发现了。
林铭看完了这些,终于把事情捋出了一个脉络。
他回过头看了看那个装置,有些拿不定主意。
卡文看到他在犹豫,好奇地问:
“怎么,你想把这玩意砸了?”
“说实话,这东西越看越恶心……”
“那砸了?”
“不。”
林铭觉得有点难办。
从目前他知道的情报来看,获的目的,其实就快要完成了。
司青是个天才,而且,他不是“一个”天才。
司青本身是三个天才,共处在一具身体之中。
林铭从笔记里甚至能看到这三个人因为研究方向而吵架,某一个人格会很气愤的写下咒骂的话,然后其他人格看到后再骂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