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安。
虽然但是,他没钱啊!
他不比吕不韦豪商出身,又为相多年,没攒下多少家底啊。
“你是我的女儿。”
秦王皱眉,显然不爱听这话儿,抢他的女儿,吕不韦也配?
“我当然是阿父的女儿呀!”
小公主哧哧笑道,“就这么一说嘛,谁也取代不了阿父的位置。”
——本就如此。
嬴政轻哼,揉了揉女儿的头发,“济幼院一事为国事,何须你一幼童来筹措钱粮?稍后自会与朝中公卿相议。”
捐粮,也不必幼童来。
“朝堂大事,自然是由阿父与诸位叔父们商议而定。只是儿既为大秦公主,受家国奉养,亦愿尽绵薄之力。”
她狡黠笑道,“再者,儿还想请阿父允我从中挑选亲卫呢!”
她已经有置亲卫的资格了。
而论起亲卫的人选,自然是受她抚育恩惠的秦卒孤儿最为恰当。虽然现在还是半大小孩,但她也是小孩啊,等她长大,正是忠诚可用的青壮精锐。
嬴政:“……”
哦,原来是想养死士。
难怪。
刚刚还准备夸赞女儿的秦王收回感动,面无表情地如是想。
春枝暮 知知:对老父亲毫不保留、无话不说,诚实到让政哥心梗
第824章 大秦(38)
秦国朝堂的效率不必质疑。
知韫拟好大体框架,嬴政与丞相九卿填补细节,而后在廷议时征集众臣意见作最后完善,立马付诸行动。
如今刚过岁首,依照秦人的高效,大约等到明年岁首,秦王就可以领着王室宗亲、文武百官在英灵阁祭祀。
天命在秦,非幸,数也。
不过知韫目前没工夫去感慨什么天命不天命的,她给自己放完小假之后,刚回章台殿,就忙碌了起来。
倒也不算是因为她爹。
虽然嬴政已经给女儿定下了好几个师、傅,但也只是定下而已,教还是他自己教,就算是讲学,也是在他眼皮子底下,生怕把自家那茁壮成长中的花骨朵儿给累坏了。
与其说是老师,更贴切的说法,是秦王拉拔到女儿身后的支持者。
有了这层师徒名分在,别说他们投向其他公子后人家会不会接纳且信任,就算得到了利益捆绑之下的信任……
你一个秦王亲自指给栎阳公主的人,背弃了她投向旁人,这不仅是对栎阳公主的背叛,更是往秦王的脸上抽啊。
他还没死呢!
岂能容得臣下欺凌爱女?!
对此,作为秦王近臣的蒙毅和李斯还好,毕竟他俩和秦王与栎阳公主父女俩都很亲近,至于两位退休的前相国……
文信侯表示很满意。
虽然以后怎么样暂且还不知道,起码他又重新踏上赛道了。
这条路他熟啊!
当年陪着先庄襄王归秦,他们君臣二人已经扶持着走过一回。
沉醉于掌权的美妙中多年的前任相国在五十多岁的年纪,终于重新找回了年轻时与先庄襄王一起创业闯荡时的初心,摩拳擦掌,励志于焕发事业第二春。
当然,搞事业归搞事业,也不能忘了经常与栎阳殿下交流,虽然他不能日日入宫,但不是能写信吗?
纲成君表示很淦。
作为一个以狡兔死、良狗烹来点明应侯范雎使其功成身退的多智之士,蔡泽深谙“月满则亏”的道理,当了昭襄王几个月的相国就辞去相位,只留居秦国、偶尔献计。
这样的为人处世,他当然不乐意掺和进嬴秦王室的争斗之中。
他只想享着富贵养老啊!
但纲成君的抗拒在见到与秦王一道上门拜访的栎阳公主时消散。
她懂他。
不仅仅是在纵横一道上,还在他最引以为傲的经济学上。
从平粜法到常平仓的宏观调控、物价平衡,从都江堰到郑国渠的以水代兵、因势利导,从屯田爵到工师爵的耕战拆解、爵位改革……
她竟然真的懂他!
年纪大了、含饴弄孙后被小辈的愚钝给气到的纲成君与栎阳公主一番考校与交谈后,立时升起爱才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