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宋穿越指南 第586节(2 / 2)

应,还是该以此为准绳。天道归天道,敬畏即可;人道归人道,务必尽心。”

“陛下……”胡安国想要辩论。

朱国祥打断道:“不必多言。洛学的思想观点,朕刚才已经听过了,朕觉得新学更有道理。”

萧楚微笑不语。

胡安国本就在皇帝那里吃瘪,又见萧楚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顿时朝这位师兄翻了个白眼。

你个洛学叛徒,皇帝都赞成新学了,你居然还在那里吃瓜!

首相张根对此无所谓,反正他是洛学、新学双修,只不过更偏向于洛学而已。

副相翟汝文却是心有期待,他在经济政策方面,支持苏轼的自由市场经济。皇帝既然支持新学的天人观,会不会也支持苏学的经济观呢?

随着地方官经验的积累,苏轼在晚年的时候,已经赞成王安石的一些新法。

因此苏轼的治国思想,是国家积极干预农业,但不要过多干预工商业。

当即,翟汝文站起来说:“三苏所言经济……”

朱国祥听完,说道:“苏学经济之术,今日暂且不谈,以既定方略而行。”

既定方略,就是统计人口和土地,在重点州府拆分迁徙大族,把旧宋朝廷侵占的田产分给无地农民。工商业方面,朝廷不再亲自下场经商,但要控制矿产、食盐、茶叶等重要资源,并且这种控制相对于旧宋是整体减弱的。

说实话,已经非常接近苏学的治国理念了。

大明新朝未来的官学,多半就是洛学、新学、苏学的大杂烩缝合怪。

强行缝合,必然有理论漏洞,甚至在注解经典时,搞得不同地方自相矛盾。

但朱国祥、朱铭只要定下基调,确定主体思想不变,细枝末节自有大儒们去修正填补。

朱国祥微笑着站起来,让太监抬来一块黑板:“天文院有天文望远镜,黄爱卿(黄裳)已经看过了。黄爱卿,伱看到了什么?”

黄裳起身回答:“臣看到月亮是一个大圆球,球面上还有坑洞。”

现场几百个官员,有人已经悄悄看过。

但绝大部分人,却是第一次听说此事,一个个都不可置信。

朱国祥在黑板上画出太阳系星图,又用文字标注每个星球的名字,说道:“朕在旧宋之时,便开始研究天文,这是一些微末成果。天文院的望远镜,这两个月对外开放,有兴趣之人,皆可去看看月亮。今日的经筵大会,就此结束。”

几百个官员面面相觑,目送皇帝离开。

第598章 天子是太阳?

艮岳之上,一大块地皮已划给天文院,其中包括还未拆毁的亭台楼阁。

新上任不久的院长马辉,此刻正带着一群天文官观星,旁边还有两位副院长——沈尉、李亦。

沈尉是沈括的曾族侄孙。

他爷爷沈遘的辈分很小,总被误认作沈括的族兄,其实却是沈括的族侄。

沈括晚年过得比较凄惨,续弦妻子暴躁恶毒,甚至将沈括的独子赶出家门。沈括还没法反抗,因为他被朝廷禁锢了,且第二任岳父又身居高位。

所以沈括的毕生学问,包括其改进的活字印刷术,都被他的族兄弟、族侄们继承。

另一位副院长李亦,今年才二十八岁,以前是识得几个字的厢军。他跟其他几个厢军一起,被宋徽宗赏赐给朱国祥做亲随,已经跟着朱国祥学了十年数学。

院长马辉也有来头,他曾曾祖父是编定《应天历》的马依泽(也可翻译为:穆伊扎、穆仪兹)。

马依泽被后世很多回民视为先祖,出生于拜占庭帝国。

此人四十多岁来到中国,不但为大宋编修历法,还引入了星期制,修订十二星座等等。遂被赵匡胤册封侯爵,并执掌司天监。

他的长子也执掌司天监,次子担任司天监副手,三子把占星术引入大宋军队。

目前,马辉、沈尉和李亦的工作,是以朱国祥给出的日心说,另外造出几种天文观测仪,并且还要更正更新星表和星图。

他们手下的天文官吏,来自旧宋的司天监、天文院和算学校。

“院长,山下来了好多官!”

“请他们上来吧。”

马辉感到一阵头疼,这种时候他不想被打扰。

从朱国祥登基到现在,整整十五个月时间,他一直在学习数学和物理,并且研究日心说宇宙模型。如今掌握了新知识,正准备大干一场,皇帝却让他给官员做天文讲解。

又忙活一阵,几十个官员提着灯笼过来。

沈尉看清前面一人,高兴道:“黄相公(黄裳)也在,可以省去许多口水。”

北宋对星空进行过六次大规模观测,并将观测结果绘制成星图。而最新版本的星图,就是黄裳负责编撰的《天文图》。

有黄裳在场,确实更具说服力。

首相张根走在最前方,他朝天文官们作揖,直接就问道:“如何判定浑天说是假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